陕西宝鸡陈仓三化三心铺就大学生村官成长路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张晓文 刘拴刚

  近年来,陈仓区委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新途径,全面推行以“多样化激励、人性化服务、规范化管理,让大学生村官安心、舒心、用心”为内容的“三化三心”管理服务模式,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铺就了一条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高速路”。

  一、多样化激励,让大学生村官安心。制定出台了《大学生村官管理考核办法》、《创新大学生村官管理培养服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制度,对大学生村的管理、考核、奖惩等做出明确规定,从政策方面激励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协调区财政局、信用联社等单位,为新聘大学生村官垫资发放安置费,基本补贴实现了按月卡式发放。按最高额度为大学生村官办理养老、医疗、人身意外保险。设立了大学生村官年度考核奖,对转任到实职的大学生村官增发岗位补贴。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组织培养,及时将32名同志吸收入党。创造条件,鼓励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官转任为村党组织副书记和村委会副主任。先后有10名同志被命名表彰为省、市、区优秀大学生村官,3名被树立为全区大学生村官创业典型,为大学生村官扎实工作、服务农村、创业发展树立了样板。

  二是人性化服务,让大学生村官舒心。在安置上坚持从优分配,选择条件相对较好、工作基础好、村情稳定的村。镇街及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统一购置了灶具、被褥、电热毯等用品。在大学生村官结婚时,组织部领导亲自到场,为他们送上祝福。在大学生村官生病住院、家庭遇到困难时,及时进行慰问。在大学生村官职务发生变化、受到表彰或批评、遇到困难或挫折、班子内部出现分歧、群众有不良反映等情况时,镇街领导及时下访约谈。利用部长接待日等平台,组织部长主动与大学生村官座谈交流。举办专题辅导,邀请心理咨询专家为大学生村官减压。建立帮扶培养机制,镇、村干部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政治上引路子、思想上指方向、工作上教方法、生活中交朋友。邀请大学生村官家长参与管理培养服务工作,为做好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建言献策。

  三是规范化管理,让大学生村官用心。健全完善岗前培训、参观学习、实践锻炼等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到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信访维稳、招商引资等一线参与锻炼,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先后推荐50名大学生村官参加了中省市举办的培训,举办创业就业、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等专题培训5期,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年初由对目标任务进行公开承诺,年终由党员群众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纳入奖惩。推行民情日记、工作调研、工作日志等制度,全面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学习情况。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团支部,建立QQ群,为他们相互交流经验搭建了平台。依托有一定影响龙头企业,设立了6个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将公司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等聘为导师,组织大学生村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学习创业技能,开展创业实践。设立50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支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