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故事

来源: 山西日报 作者:班彦钦 王利强

“上山下乡”,曾是一个令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上个世纪70年代,无数热血青年带着幼稚与梦想,加入到这个洪流中,为人生留下了难得的财富与经历。进入新世纪,大学生们再次扑向农村广阔天地,谱写着自己的青春之歌。


又是一年之初,记者在忻州市农村采访。在火炉旁,村民们感慨地说,村里有没有个大学生“村官”大不一样;在大炕上,大学生“村官”喝着热气腾腾的白开水,和大伙“拉呱”着新一年的打算。在新农村建设的滚滚洪流中,这些年轻人将激情融入实情中,立足实际,艰苦创业,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一朵朵瑰丽多姿的奇葩。


【故事一】宫玉峰:改变种田老“黄历”


也许是由于两年当“村官”的经历,宫玉峰显出一种与年龄不很相符的成熟与老练,说起村里的事来,如数家珍,一如工作多年的村干部。2007年,他放弃了在太原的工作,通过层层选拔,来到神池县铁炉洼村任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主任助理。


神池县是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铁炉洼村距县城虽然只有10公里,但这里土地贫瘠,村里的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去了外地打工,村集体经济基本是“光屁股”。宫玉峰上任后,让他惊讶的是,村“两委”开会,“会议室”竟然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家里。连个办公的场所都没有,他感到了无处不在的压力。


“农民要想富,按过去的老黄历种田不行。要让村民捧上‘金饭碗’,人少地薄,就必须‘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就是宫玉峰利用自己大学所学的机动车维护专业,联合4户农民出资16万元注册成立了神池县首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永兴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年后,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农机全年作业面积达8000余亩,纯利润达到12万元,同时,他们承包了村里的200亩土地,试种了从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购回的土豆、胡麻、莜麦3个优种,秋后一测算,亩产同比提高了15%,为优种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宫玉峰说自己是带着 “所学”、带着“思路”、带着“专门项目”来到农村的。


【采访感言】大学生能在农村做出一番事业,根植于农村土壤的项目更容易留住这些人才。大学生“村官”要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农村的资源、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眼界宽、信息灵、思路宽、思路活的优势,带头创业,带领农民创业致富,做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故事二】张盛梅:鸡场的磁场效应


张盛梅有股“劲”。和她聊得越久,记者这个感受越强烈。


2007年,从省警校刑侦专业毕业的张盛梅,作为忻府区首批大学生“村官”来到东楼乡南肖村。虽然担任了村委主任助理,但刚开始在大多数人眼里,她还是个“小娃娃”。她偶尔接到的任务也是些抄抄写写的营生。


2009年,村里考察好了一个肉鸡养殖项目。她自告奋勇,带头投资4万元建起了2亩大的肉鸡养殖场。第一批养了3000只肉鸡,大热天里,她一进鸡棚就是一天,丝毫不觉得气味难闻。“有些事看似简单,但动手干起来却不容易,说实话我是摸着石头过河过来的。”张盛梅说。现在,张盛梅的肉鸡出栏了,每只纯利2元。最让她高兴的是,向她请教养殖肉鸡技术的村民越来越多了。


“我觉得幸福感的获得,更多的时候就来源于一个微笑,一声感谢,一句体贴的话语。”说起做“村官”,张盛梅脸上洋溢着快乐的表情。


【采访感言】城里少留一个大学生没什么,村里多来一个大学生了不起。要当好“村官”,首要的是身子要扑下去、心要贴上去、脑子要钻进去,摸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才能迅速进入角色,打开局面。


【故事三】王志刚:不是“镀金的”,是来“扎根的”


王志刚,一个经历与众不同的“村官”。


不同之处一,他没有过渡就将村“两委”“一肩挑”了,一到岗,就担任河曲县沙坪乡前麻地沟村代党支部书记兼代村委主任;不同之处二,当时宣布任命时,是他自己到村召集村民开会自己宣布的,乡干部没有进村而在村外等着他的求救电话。


2007年的前麻地沟村一团乱象,因村办煤矿在被乡办煤矿整合的过程中,村民们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一村人下太原上北京,到处上访,原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双双辞职,村“两委”处于瘫痪状态。他召集来村民,自我宣布了上级的任命决定后,就让大家畅所欲言反映问题,结果村民们没有将他“轰”出村外,而且一谈就是4个多小时。他笑着说,记了一大本子,晚上回家一梳理,其实就是一个问题,村民要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到任的第二天,他还思考自己第一把火该怎么烧的时候,村里发生了一起3人重伤的打架事件。原来村里有40多台运煤车,因为运费,运输户之间大打出手。调查清楚原因后,他立即以村委会的名义,成立了运输车协会,由协会统一调度车辆并负责与矿方结算,赢得了运输户的一致叫好。接下来,他把停工了的自来水工程和照明工程重新干起来,深得村民的拥护。


“当‘村官’,不仅要在发展经济上有一套,让村民信服,在处理复杂矛盾上更要有自己的做法,公公道道,合情合理,村民才服气。”王志刚说。


【采访感言】对于农民来讲,他们最渴望的是脱贫致富奔小康,最苦恼的是缺少致富门路,瞎吵吵。他们希望大学生“村官”不是来“镀金的”,而是来“扎根的”,能带来看得见的实惠和利益。因此,当“村官”只是第一步,安下心来当个好“村官”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