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津村官: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梦想
下农村、进企业,办厂子、开门店。在河津市,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走出大学校门后,没有刻意追求所谓的“铁饭碗”,而是放飞梦想、凭借才华,勇敢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扎根农村展身手
2008年,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李鹏,经过严格的考试选拔,被河津市委组织部分配到小梁乡伯王村,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上任之初,李鹏因为不熟悉农村工作也曾遭遇村民冷漠的态度和干部不信任的目光。面对这些,李鹏毫不灰心气馁,主动登门拜访老党员、老干部,虚心向他们请教农村工作经验,并深入农户和群众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他谦虚谨慎、真挚诚恳的态度和深入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信任。很快群众便视他为朋友,经常和他在一起谈工作、拉家常,亲如一家人。
为了做一名合格的“村官”,李鹏恪尽职守,凡是支、村委分配给他的任务,都认真负责,尽力做好。在办理农村养老保险时,他配合村干部主动登门向群众做工作、讲政策。村里组织党员干部义务整治巷道环境卫生,他不怕累、不怕脏,一连几天和大家一起除草、清运垃圾。尽管衣服弄脏了,身体十分疲惫,但他没发一句牢骚。
李鹏还创办了《农村乐园》专刊,自编自排,宣传农村新人新事新变化,介绍科学种田知识,受到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
兴办企业带民富
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的马国飞,是僧楼镇人民村的大学生“村官”。他在“村官”岗位上干了两年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多方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办起了精诚钙业有限公司。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河津市的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许多在企业上班的村民下岗回家。如何利用村内的有利资源吸引投资,解决村民就业,成了人民村支、村委一班人最为关心的一件大事。根据村里闲置工业用地多、煤气资源丰富、石灰石资源便利等有利条件,再加上政府扶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的政策优势,马国飞动了创建高钙灰厂的念头。说干就干,他四处跑项目、拉投资,尽管刚开始到处碰壁,但他从不言弃。后来,考虑到独自创业势单力薄,影响力比较小,他便与村委会其他成员商量,结成三人合作伙伴。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帮扶下,终于与一家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成立了河津市精诚钙业有限公司,为20多个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目前,该公司正在筹措资金、加紧备料,为下一步引进新型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就业作准备。
投身民企施才华
“我是大同大学应用化学系的应届毕业生。听说河津市委、市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到津津化工有限公司应聘,想在这里找到与我所学专业对口的研发工作。”23岁的刘超对笔者说。
在河津市像刘超这样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还很多,毕业后到哪里就业,是否能对口就业,是他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河津市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为他们就业、创业带来了福音:每年政府将拿出500万元,用于到规模以上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上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米家湾村的米平2008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因找不到工作十分苦恼,后来做起了服装生意。这次他也到企业应聘,在三联集团找到了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心里非常高兴。
- 大学生村官郝鹏飞在利民养殖场精心养羊 (2010-04-12)
- 山西夏县两名大学生村干部种起大棚西瓜 (2010-06-18)
- 盂县召开大学生村官主题创业成效交流研讨会 (2008-02-13)
- 闯出新天地 山西省平陆县大学生村官创业风采纪实 (2009-08-26)
- 可直接发放启动资金山西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逾2亿 (200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