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刘永萍:把老村几百年历史 浓缩在墙上
既然选择就要做到最好
9月17日,《山西青年报》记者见到了大学生村官刘永萍,这是一个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女孩,举止洒脱,却又不乏沉稳自信。由于事前通过电话,她见到记者后就冲了上来,主动和记者握手欢迎。但记者还是无法把来之前祁县团委书记介绍的"能人"与面前的小女孩联系起来,她给人的感觉只能算是一个"大小孩"而已。
采访中了解到,有相同感觉的不只是记者一个人而已。刘永萍刚到三合村时,她的形象让村民委员有点失望,村支部书记说了句:"这样吧,村里有事,会给你打电话的,平时不来也可以。"一句话说得刘永萍在尴尬之余不禁暗下决心:既然选择了,既然接手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开始工作后,刘永萍主动承担起了收水电费、补缴医保费用、汶川地震善款捐赠等工作,正是这些琐碎繁杂急需耐心的工作为她增加了融入干群的机会。村党支部副书记马建国说:"刘永萍个性活泼,不端架子,健谈而不失分寸,又懂得以理服人,很快就在干群间建立了相当的威望,迅速地融入了这个群体……"渐渐地,村里人对她了解多了起来:2003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其时已是中共预备党员,2007年8月又经重重筛选,成为村官。
修建农民休闲广场
改革开放的政策带给了农民巨大的物质实惠,然而,农村的这块土地上知识却仍然相对贫瘠,随时代而逐步开放的村民观念加大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刘永萍准确地把握着时代的脉搏。
"建个活动广场,搭个文化平台。"针对三合村文化活动单一的现状,刘永萍的脑子里总是不停闪烁着这样那样的点子。她向两委建议,修建"三合苑"农民休闲广场,在村民中举办交谊舞会,为村民之间交流思想信息搭建一个平台。很快,在第七届村委的带领下,"三合苑"农民休闲广场建起来了,伴随着优美动听的舞曲,"哎哟,又踩我的脚了!""这是谁的高跟鞋?"在大家朴实憨厚的欢声笑语中,村里和谐、热 烈的文化气氛逐步形成了。
文化广场要有自己的文化内涵,怎样才能把三合村的历史文化体现出来呢?刘永萍又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路子。"建一个文化墙!这样,既能够展示本村悠远的历史文化,又能让后代了解自己家乡发展的变革,而且可以通过文化墙的展现,进一步激发全体村民爱国、爱村、爱集体的热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她先把这一想法和三合村党支部副书记马建国谈了谈,并得到了马书记的全力支持。
几百年村史微缩成一堵墙
要建文化墙,就需要准备大量的史料,为了配合刘永萍开展工作,村委副主任翟如明、村民代表渠川伟陪着她一起走访了村里有威望的老人马玉祥。当老人得知她的来意 后,不禁动情地说:"姑娘呀,不为别的,就为你能给三合村办好事,办实事,我就要把我所知道的全部讲给你听,有什么,你就尽管问吧!"刘永萍非常细致,问到了许多细枝末节的事,一边问还一边做着笔记。
一番攀谈下来,老人说道:"真是个好娃,如果没有像你这样的大学生来做这件事,恐怕我会把这些都带进棺材里啊!姑娘,一定要把三合村史整理好,这可是我的希望呀!"老人还把保存了几辈子的马家家谱从箱底翻了出来,为写村史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为了得到佐证,她还几经周折,跑图书馆,县志办,又从乡里寻得《城关乡志》,通过对县志、乡志的翻阅查看,她搜集整理了一切有用的资料。结合马玉祥老人的口述,及与村委主任渠川斌和其他两委干部翟如明、马建国,村民代表渠川伟、王秀龙等共同商讨的结果,三合村几百年的历史便被微缩到一堵小小的文化墙上。每当村民到广场上休闲,路过文化墙时,总要说道两句:"嗯,真不错,咱村的历史、文化都在上面啦!"
为村民填补文化空白
农村工作做多了,刘永萍越发感觉得心应手,同时农村的现实又加深了她的思考,她反复地琢磨着中央关于农村的每一项政策,努力地与实际操作寻找契合点。是的,村官不仅是承担简单的农村事务协助,更多的是找到农民思想的痼疾,从根本上解放思想,加以启迪,开拓一条全新的致富道路。带着这种想法,她号召农民参加创业培训,闲谈间详细地解读国家的惠农政策,为农村输入了一股新鲜的知识血液,并用书籍报纸填充了农村文化的空白。
刘永萍以朴实的性格,踏实的干劲,严谨的作风,勤恳的态度,在农村的热土上舒展青春的豪迈,用自己的果敢与热情展示了一个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的独特影响力。(记者张云鹏文/图)
- 大学生村官来到福利院(图) (2009-12-05)
- 山西大学生村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 (2010-01-05)
- 山西泽州大学生村官用真挚情感回报家乡 (2010-01-15)
- 山西泽州600名大学生村官 演绎精彩人生 (2010-03-12)
- 山西左权县大学生“村官”与农民交朋友 (201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