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生村官谢降星:“垃圾围村”的困惑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谢降星

  时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的提高使得村民们盖起了新房,迁入了新楼,用上了地暖,挂上了空调,生活方式已与城里人没有了太大的区别。然而,农村生活貌似便利时尚的城市化,同样也移植到了少为人关注的垃圾上来。越来越多的生产、生活垃圾围绕在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周围,不仅仅是先进的工业富裕村,生态优美环境良好的绿色旅游村也遇到了“垃圾围村”的困惑,区别之处仅在于围村的距离公里数不同而已。

  从沿海的东部到广袤的西部,几乎大部分的农村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遭遇到“垃圾围村”现象。有的把本村或相邻村的建筑垃圾依地势倒入沟壑填充,有的把生活垃圾集中烧毁或者填埋,有的弃之于荒山沟坡任野狗莽猪拱来刨去,有的甚至倾倒在自家的农业良田上任年久风化了之,形成“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景象。种种境况表明,我们现在农村的垃圾到了该引以为重视的时候了,若再不得以正确处置,不久之后,将会变成垃圾围宅门的壮观场面。

  细思目前的现状,笔者认为如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会对今后的垃圾处置工作起到一定的导示作用。

  首先,要加大宣传,强化立法,从思想上和根本上重视与扭转现状。政府要加强引导的力度,在新农村全局的建设规划建设上,指导各村屯以及村村之间进行多区域,深层次、功能化的合理部署规划,健全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共享设施的便利,美化环境。转变村民的观念,形成“爱大家就是爱我家”的新观念,自觉以维护和保持清洁的方式,加快实现垃圾处理的明显好转。

  其次,政府要舍得投入,形成治理的综合措施。从被动治理转变为主动预防,积极探索村与村之间的联动,合理利用新农村发展的平台,“以经济发展搭台,农民自己唱戏”,引入村村环境互评的模式,以奖代罚并促问题的根本解决。同时,还要合理的置换容积土地,在不超不损现有土地资源基础上完成整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大力气抓好农村建设工作。比如,有些地方对农村垃圾采取“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方式,不但有力推动了农村垃圾的污染防治,促进了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收,而且还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加快实现垃圾的最好转化。

  再次,要正确区分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对于软垃圾、液体垃圾等可致造成土地、居民健康以及环境等二次污染的要充分引起重视,聘请专业人员运用专门的技术妥善处理;对于硬性固体垃圾,要视情况化整为零,若能充分回收的,要大力倡导回收,不但节省了资源,还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发展。而对于以垃圾回收为业的从业人员,要加强培训指导,做到合理、合法、有节制、有限度地开展工作。

  最后,要统一认识,加快实践,尽快完善农村清洁工程长效机制的建立。加快建立农村物业管理化的服务机制,实现专业化的处理;健全农村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在垃圾产生的源头形成制约环节,减少废物废料废水的产生;实行农业生态的补偿机制,在垃圾产生、处置的过程中按比例置换,实施占一补一、占十补十的措施,从增量上降低再污染的程度,为从存量上的转化争取时间。

  综上所述,“垃圾围村”看似小事,似乎杳无踪迹、还很遥远,其实已经近在咫尺,闯入眼帘,我们要在重视的观念基础上,利用高新科技等现代技术,真正去破解这类困惑,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为建设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真正杜绝“垃圾围村”悲剧的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