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平常心看“退学”当“村官”
大学生当“村官”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更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去年8月,天津市就公开选聘了122名城市高校毕业生走进津郊新农村,目前他们已在东丽、西青、津南、北辰、武清和静海六个区县的农村任职,开始了投身天津新农村建设的新生活当中。而有些省市还提出力争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陕北女孩白一彤回乡当“村官”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她是一位在校大学生,而且是在所在学校反对的情形下(如果你回去当选村官,这可是要开除学籍的,其系主任语)行此之举。当然,惹人关注的还有她那“打造黄河沿岸第一村”的豪言壮语。
如此说来,白一彤首先要面对的是学籍能否保留的问题,尽管目前其所在学校并没有实质性的动作,而白一彤似乎也下定了决心——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去学习,如果影响到了工作,我可以放弃去学校,通过自学完成学业。家乡的发展更需要我,即使我读了博士也还是要回到家乡工作。而相对于那些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白一彤又不可能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相对较高且有保障的薪酬,乃至基层锻炼几年后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的政策等。我们当然不能说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完全是冲着那些优惠政策踊跃当“村官”的,但他们的后顾之忧要比白一彤少得多却是事实。我无意以此说明白一彤选择的伟大,我只是想说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故事总是要悲壮一些,无论最终成功还是失败。
然而,白一彤也不是绝无优势,至少与那些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相比,她是回家乡率领父老乡亲创业,而不是到一个相当陌生的地方去锻炼打拼,从亲情上讲,会很快受到信任和拥护,白一彤能够顺利当选就可以见证这一点,“这娃年轻、有文化”“我相信这个年轻娃娃”等乡亲们朴实的话语也可以印证这一点;“下一步我将致力于改善本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选好项目,申请资金,帮助村里修建一条环山水泥路,打井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启动本村亮灯工程,尽快改变村容村貌;新建阅览室和农民体育运动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恢复毛泽东在高杰村的旧址,发展旅游业……”从这些耳熟能详、娓娓道来尽管还在蓝图上的规划来看,白一彤至少会比那些初来乍到的“外乡人”更熟悉情况,也更快进入状态吧。
然而,白一彤以“打造黄河沿岸第一村”为竞选主题,赢得了选举也唤起了乡亲的热望,尽管新闻中没有交代这个“黄河沿岸”是指整条黄河的沿岸还是她所在的十里八村的黄河沿岸,仅从上述白一彤心中的摹划来看,她所在的村还是一个相当落后的村庄,“打造黄河沿岸第一村”,我们只能说她不缺满腔激情,也不缺“看上去很美”的规划,现在需要的是她一步一步地践行承诺。要知道一段时间后,一旦乡亲们发现她的描绘只是画饼,那么,他们有权将她选上去也就有权把她罢免掉,到那时,父老乡亲这个词,也可能会成为她的不能承受之重。
当然,在白一彤“退学”当“村官”这件事上,我们尽可以设想所有的情形和结局,但设想终归是设想,我们都不能包办这件事的走向和结局,而且无论白一彤成功与否,都不具有标杆意义,毕竟这只是个人的选择和决定。我们尊重选择也尊重结局。
- 天津特警进山搜救180余名被困群众 (2008-05-16)
- 天津特警进山搜救180余名被困群众 (2008-05-16)
- 天津检验检疫局首批卫生消毒团队赴灾区 (2008-05-20)
- 天津北辰区20名大学生“村官”即将到村任职 (2008-08-01)
- 天津市122名大学生到村级组织任职 (200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