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王立涛 在广阔天地里补习“人生杂学”(组图)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佚名
这就是我——大学生村官王立涛

    我与村干部张子明、张义元(左一、左二)在村里研究工作。
这是我们村未来的发展图景。

在大棚感受农民劳作的辛苦。

我们村的书记、村长(右二、右一)带头参加农民技术考试。
在农民朋友中间。

  王立涛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低”层。作为大学生村官,站在农村社会这个最“低”层,我上可以仰望“广阔的天空”,更深刻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下可以抚恤“广袤的大地”,更真实地了解百姓的生活疾苦,可以说村官的视角是广阔的,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

  身为只有8个月农村工作经历的我,用最平实的语言,用最深刻的亲身经历,向大家展示自己在农村工作中发生的思想变化和真实感受。希望通过这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热爱农村,也更希望更多的待业大学生及时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投身基层工作,因为,这里不仅有像亲人一样的关爱,更有我们成长的广阔舞台。
  
  从心灵断崖到崭新的人生路

  我是2004年入学的大学生,在大学里除了紧张刻苦的学习外,我便将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校内实践上。在班里,我做了4年班长,在系里,我做过社团联主席,在院里,我更是凭借最勤奋的付出从学生会干事一直做到分团委第一副书记。这一系列的努力,使我得到了很多荣誉。而我这样勤奋的付出,却只是为了一个单纯、执著的梦想——锻炼自己,为今后考上公务员,从事政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就是在这个梦想的指引下,我参加了2008年国家公务员、2008年大学生选调、2008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也许真的是命运之神没有眷顾,三次考试全都落榜,我在心里承受着一次次失败的打击。那段时间,就是在即将离别母校的时候,我都不敢在校园内多多停留,因为我怕遇到熟人,怕他们触碰到我内心的伤痛。

  在自我调整了一段时间后,我便每天泡在网吧,疯狂地投掷简历,希望找到一份能够填实胃口的工作。而最终的结果,就像往大海里投沙砾却希冀着能够听到响声一样,杳无音讯。在那段浑噩的日子里,梦想与现实间错落出莫大的距离,自己真的很难在痛苦中跨越心灵的断崖。

  就在这个时候,在我即将“失业”的时候,一道曙光出现了——天津市首批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启动了。那一刻,濒临绝望的我为之一振,就像一句外国格言所说,如果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他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虽然这是一条路,但说心里话我并不怎么重视,因为村官毕竟是在农村,离我的志向有很大的距离。在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的激励下,“无路可走”的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考试了。很快,笔试成绩就出来了,第12名,看到这个成绩自己觉得还可以。接下来就是面试,这个在我看来容易得很,凭借大学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信心十足地去面试了。没过几天,综合成绩下来,我的成绩是天津市第3名。

  2008年7月,经过短暂的培训,我便被所在街镇的领导接到了自己即将工作两年的地方——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开始了在农村的工作,即此踏上了一段崭新的人生之路。

  转眼一瞬间,我在农村工作已经8个月了,而这8个月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受益颇多,自己在农村学到了很多东西,充实了自己的头脑,更重要的是,我转变了过去对农村、对人生的看法。农村事务纷繁复杂,不用说村里安全保障、环境卫生、经济发展等事务是大队应该管的,就连哪家婆媳打架了、谁家的自来水堵了等等家务事都是大队的工作范围。可以说,在大学里,我们修过很多社会课程,如社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心理学等,而这些听似基层事务管理的课程,却从未表述过任何农村复杂多变的事务及其处理方法。为此,对于我来说,在8个月工作中,在经受住农村纷繁复杂事务洗礼的同时,在这个小农村的大课堂里,学到的不仅是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处处和谐的工作艺术,更学到了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杨柳青13街书记戴忠年曾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农村事相当复杂,在这里,你就要将自己看成一个没有毕业的大学生,在补习一门专科课程,它叫"人生杂学"。”对,我就是一名没有毕业的学生,在农村的岗位上补习着“人生杂学”,在为将来更好地回报农村、报效祖国不断地积淀着、成长着,而且我还要发自肺腑地说,就这样在农村路上坚实地前进,我无悔!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