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污染、无残留和无公害的安全绿色食品已初步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消费时尚,这对畜禽产品的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畜禽养殖是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与传统养殖相比,集约化养殖所引起的饲养环境的改变、疫病威胁、营养限制等问题,都需要大量饲料添加剂的介入与应用,所以饲料添加剂的广泛应用是畜禽集约化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正确安全的使用饲料添加剂,对于畜禽产品的安全至关重要。
国家发布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对饲料添加剂的定义是:“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其主要作用是完善饲料的营养,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促进畜禽生长,改善畜禽等产品品质,减少饲料在贮存过程中的损失等。在饲料添加剂简约的定义中还强调了两个量,一是少量,二是微量。这个量就是要杜绝盲目性,讲究科学配比,才能保证饲料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一、 饲料添加剂的种类
饲料添加剂通常分为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两大类
A、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是用于补充饲料营养成分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这些物质在饲料中原来就含有,但是量不足,所以在饲料中要进行补充,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主要有:
维生素类添加剂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营养物质。维生素是饲料添加剂中最早使用和目前最常用的品种。它是由合成或提纯方法生产的单一或复合维生素。常用的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B族维生素以及氯化胆碱等。
微量元素类添加剂
在动物的生长发育中,有许多矿物质是动物生存、生长、繁殖所必需的。有些矿物元素可通过饲喂常规日粮而得到满足。而有一些微量元素则必须人为的添加一些。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需要量虽低,却不可缺乏,饲养家畜经常添加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铜、锌、锰、铁、钴、碘、硒等。
氨基酸类添加剂
用于家畜饲料的氨基酸添加剂,一般是饲料中最为缺乏的必需氨基酸,这类氨基酸不能在动物体内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入;它主要包括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等。
B、 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这类添加剂本身在饲料中不起营养作用。主要是用来刺激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以及改善动物健康状况,也有一部分是对饲料起保护作用的。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促生长剂、抗氧化剂、诱食剂、防霉剂等。
二、使用饲料添加剂的误区
当前,饲料添加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牧、家禽、水产等养殖,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存在以下一些误区:
一是认为价格越贵越好。一般说来价格贵的饲料添加剂,质量和效果的确较好,但也不能一味盲从价格,选择的关键还应是喂养效果的好坏。
二是认为添加的量越多越好。在禽畜养殖中,如果添加量过多,过剩的营养物质会随粪便、尿液排泄或在畜禽机体内沉积,既造成浪费,还会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严重的还可造成中毒。因此,在禽畜养殖中,添加剂的添加量一定要适度。
三是整个饲养期只使用一种添加剂。动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所需营养不同,不同类型添加剂所起作用也不相同,如蛋鸡用添加剂分为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等;生猪用添加剂分为仔猪及育肥猪用等。如在整个饲养期只使用一种添加剂,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是盲目混用多种添加剂。盲目的多种添加剂混合使用,不但会使得一些类同的营养物质重复添加,造成严重的超标和过量;而且,由于某些营养物质相互之间会产生拮抗,不能混合的物质随便混合在一起就会导致原有的一些营养遭到破坏。
五是拒绝使用添加剂。添加饲料添加剂的目的是为了完善饲料的营养,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达到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效用与水桶效应相似,如果某种营养物质缺乏,那么其它的营养物质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各类营养物质平衡的全价饲料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率。
三、如何正确使用饲料添加剂
1、有目的地选择饲料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很多,它们的性能、功效也各有不同。我们要正确地选择添加剂的种类。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选择
这类饲料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饲料中的营养成份不足的部分。强化日粮营养的全价性、满足畜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求,因此,对于营养型饲料添加剂的选择要注意两点:
一是根据自己常用的饲料中存在的营养缺陷,选择相应的饲料添加剂,以达到营养平衡,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转化率。 二是针对动物的状况,缺啥补啥,尤其是当某个营养物质的缺乏已有症状表现时更要及时添加补充。
如畜禽所必需的维生素有14种。农村养猪,糠麸和青饲料占得比重大,一般患维生素缺乏症的较少,在育肥猪生长期可少加或不加。但对采食糠麸和青饲料少的乳猪、仔猪和消耗能量大的种猪,必须添加多种维生素。
在氨基酸类的饲料添加剂中,常用饲料容易缺乏的有赖氨酸、蛋氨酸等。我们在添加这类饲料添加剂时要注意考虑到动物对氨基酸的利用还有一个特性,即只有最需要的氨基酸得到满足,其它的氨基酸才能得到较好的吸收和利用, 所以在添加氨基酸时先要考虑动物最需要哪一种氨基酸。例如猪最需要的氨基酸为赖氨酸,其次为蛋氨酸; 鸡鸭等禽类最需要的氨基酸为蛋氨酸,其次为赖氨酸。而牛、羊等反刍类动物由于因为瘤胃里有微生物的作用,能利用微生物在胃里合成多种氨基酸,所以一般不使用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
因此,在应用氨基酸添加剂时,应根据畜禽的种类,综合、平衡考虑,不要盲目添加,影响生产性能,并造成浪费。
动物若缺乏微量元素,则可能出现新陈代谢障碍或消化、生长和生殖的异常,甚至发生疾病。动物若摄食过量的微量元素,则可能产生慢性中毒以致死亡。以下是动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乏及过量易出现的症状表现。
钙、磷缺乏或过量 钙、磷缺乏后,动物症状有易发生骨骼发育不良,软脚症、佝偻病、饮食不振等;过量后动物症状有代谢紊乱、骨质疏松、泌乳量少、生长受阻等。
铁缺乏或过量 铁缺乏后,动物症状有皮毛粗糙、黏膜苍白、生长迟缓,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症;过量后动物症状有佝偻病、生产力下降等。
铜缺乏或过量 铜缺乏后,动物症状有贫血、关节肿大、生长不良、运动失调等;过量后动物症状有溶血症、黄疸、组织坏死、发育不良等。
锌缺乏或过量 锌缺乏后,动物症状有繁殖力差,生长受阻,皮肤易发炎,出现角质化;过量后动物症状有影响钙的吸收,造成骨骼发育不良、贫血等。
锰缺乏或过量 锰缺乏后,动物症状可造成骨骼发育迟缓、繁殖力低,生产性能差;锰过量后动物症状有出现贫血、佝偻病等。
碘缺乏或过量 碘缺乏后,动物症状有发育停滞、甲状腺肿大、繁殖性能降低;过量后动物的症状有则抑制生长、生产性能下降。
硒缺乏或过量 硒缺乏后,动物症状有肌肉萎缩、白肌病、受孕率低、影响生长;过量后动物的症状有失明、出血、脱毛、关节僵硬、生长异常等。
钴缺乏或过量 钴缺乏后,动物症状有食欲减退、关节肿大、体重减轻;过量后动物的症状有发生厌食、贫血、运动失调等。
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选择
非营养性添加剂种类繁多,其中,促生长剂是最大的一类,有合成抗菌素类、激素类、酶制剂等。它们对畜禽都有促生长作用,有利于养分在肠道内的 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加速增重。对这一类饲料添加剂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择,选择不当将影响畜牧业的安全生产,并造成畜产品中兽药或有害物质的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畜健康。
我们还要知道畜禽的品种、年龄,生产目的不同,对添加剂的要求也不一样。如幼龄畜禽比成年畜禽生长速度快,所以一些促生长类添加剂用于幼龄畜禽比成年畜禽效果更好;
2、注意饲料添加剂的用量
为了准确地掌握添加剂的使用量,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用立法的形式来规定哪些原料可以当作饲料添加剂及其它的最大用量,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纠正添加剂用量越多效果越好的错误认识。
常用微量元素添加剂每千克配合饲料的安全添加量一般为:
铁每千克饲料的安全添加量为:鸡50-80毫克、猪80毫克、羊50毫克、仔猪146-165毫克、肉牛10毫克、奶牛50毫克。
铜每千克饲料的安全添加量为:鸡3-4毫克、猪6毫克、羊5毫克、兔3毫克、肉牛4毫克、奶牛10毫克。
钴每千克饲料的安全添加量为:鸡、猪、牛均为0.1毫克。
锰每千克饲料的安全添加量为:鸡25-55毫克、牛20-40毫克、猪20毫克、兔2.5-8.5毫克。
碘每千克饲料的安全添加量为:鸡0.35毫克、猪0.2毫克、羊0.1毫克、兔0.2毫克、牛0.1毫克
硒每千克饲料的安全添加量为:鸡0.15毫克、猪0.1-0.3毫克、羊0.1毫克、牛0.1毫克、
锌每千克饲料的安全添加量为:鸡35-65毫克、猪50-110毫克、羊20-30毫克、肉牛20-30毫克、奶牛40毫克。
钙的安全用量占干物质饲料量的比例:鸡0.6-0.7%、猪0.5-0.6%、奶牛0.23-0.53%。
磷的安全用量占干物质饲料量的比例:鸡0.6-0.7%、猪0.5-0.6%、羊0.2-0.37%、兔0.2-0.37%、肉牛0.18-0.38%、奶牛0.18-0.39%。
对于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更是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有些养殖户为了急于追求动物的快速生长,而超标使用促生长剂,造成禽畜产品中残留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引发了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
3、多种饲料添加剂不要混用
多种饲料添加剂混合除了有时互相会产生拮抗外各种畜禽专用饲料添加剂只能适合相应的畜禽使用,不能挪作它用,否则不仅降低饲料利用率,还可能会导致某些副作用。
因此,在饲料中使用添加剂时一定要按规定剂量和畜禽的生长阶段科学使用,杜绝盲目配比,使添加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要搅拌均匀
饲料添加剂一般用量较小,如果把微量的饲料添加剂直接混入大量的饲料中,是不可能达到均匀混合的。经常使用的方法是逐级搅拌法。就是将饲料添加剂混入少量的附着作用较好的饲料中,进行均匀混合,然后再拌入较大量的饲料中混合,反复几次,最后再拌入全部饲料中,,这样就能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
5、要现用现配
使用前应根据所养畜禽的数量、体重等情况配制相应数量的饲料,切忌长期贮存已配制好的饲料。一般情况下,配制一次的饲料,以供采食1~2天为宜,最多不超过7天,以减少饲料营养损失。在配合量大、贮存较多、环境潮湿等情况下,最好添加防霉剂,以稳定饲料质量。
四、饲料添加剂的选购
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那些专业上的,控制难度较高的饲料添加剂混合的工作,大都由专业饲料加工厂来进行,他们根据动物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以及一些特殊需要,而将多种不同作用与用途的饲料添加剂以适当量,通过载体进行稀释而制成均匀混合物,称为饲料添加剂预混料。预混料添加剂比较有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