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宾川宾居镇五举措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培养
一是强化帮扶带动,促进角色转变。镇党委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领导,建立“镇挂钩村委会领导帮助大学生‘村官’吃透村情,为工作打下基础;村委会领导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大学生‘村官’之间互相帮助,共享工作心得共同进步”的“三帮一”帮扶机制,使他们尽快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创新管理制度,增强服务意识。先后制定出台了《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大学生“村官”考核评价办法》,对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请销假、考核等都作了具体明确规定,让大学生“村官”管理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同时结合“四群”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要求每名大学生“村官”挂钩联系5户农户,经常性深入农户家中谈心交流,想办法解决困难、问经验传播推广,着力提升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意识、能力和水平。
三是深化实践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按照“到村工作为主,多岗位锻炼为辅”的工作思路,大学生“村官”在干好村上工作的同时,分期在镇主要职能部门跟班学习1个月,熟悉办理各种基层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并在材料撰写、文化宣传、参与重点工作、参加重大会议等方面安排具体事务,多压担子,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使他们在工作中成长,在成长中锻炼。
四是加强培训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引导,积极开展农村政策法规、农业产业化知识、农村实用种养技术、村务管理及基层组织建设等知识培训。要求大学生“村官”每周一必须参加职工例会,交流工作经验,汇报工作成绩。为大学生“村官”免费订阅《大学生村官报》,鼓励他们向报刊中的先进人物、事迹学习,积极写稿投稿,充分展示大学生在农村基层的风采风貌。支持大学生“村官”参加省州县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班、函授班,拓宽大学生“村官”知识面,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五是构建信息平台,促进自身发展。在镇组织宣传办公室设立大学生“村官”信息交流中心,及时将全国各地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就业招聘信息及大学生“村官”担任领导职务考试信息传达给大学生“村官”,搭建起大学生“村官”成长平台,促进其自身更加良好全面发展。(赵志远 黄任宏)
- 楚雄南华91名大学生“村官”展才干 广受群众好评 (2009-10-18)
- 云南巧家县66名大学生村官实现健康有序流动 (2011-04-12)
- 云南景洪市普文镇大学生村官搭建干群连心桥 (2011-08-12)
- 云南省昆明市将大学生村官作为后备干部培养 (2011-08-19)
- 邮储银行云南省分行招录80名期满大学生村官 (201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