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村支书张荣锁:发展新农村必须要有新农民

来源:腾讯 作者:未知

主持人:亲爱的网友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我们腾讯网两会系列的优秀基层代表的一个系列访谈,今天是我们的第二期,我是主持人芬芬。在两会期间,大家关注的话题可能更多的是关注国事、家事、天下事,等于说话题都比较大。我们假象一下,您如果拥有一百万您会去做什么呢?可能很多朋友的回答都跟我一样,有了一百万,我可以买很好的房子,然后买车子,就可以安安稳稳地过生活了。但是我们今天请来这位嘉宾,他当时有了一百多万以后,他并没有买房,买车,而是把这一百多万捐助给自己的乡亲们,让他们修路了,这位代表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河南省辉县市回龙村总支书记张荣锁代表。

  张荣锁:谢谢。

  主持人:我们知道当时不仅是您带领他们修路,而且您通过十多年赚的一百多万,都支出到修路里面去了。您捐助这一百多万,不求什么回报吗?您当时投入这笔钱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张荣锁:我们当时那个地方很穷,孩子上不起学,八九岁的时候都放牛放羊。还有一些年轻人根本就娶不上媳妇,更穷的一些人根本就看不起病,有的活活都病死。在这种情况下我当了支部书记。当时是十几个自然村,我们村是26平方公里,当地没有路,生活非常困难。我这个支部书记虽然也不是什么干,但要造福一方,你既然接了这个担子,怎么给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我不是说我这个人思想有多么高,是当了支部书记就有了责任。我说我既然当了这个支部书记,就一定要改变回龙村的状况。我是75年当的兵,在部队喂过猪、开过车、做过饭,长了很多见识。我第一次出去当兵是为了出人头地,可能会混个一官半职,后来回到家乡,看到家乡还是那么穷,那么苦,还是羊肠小道。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我想不能这样过下去。所以我第二次又出去了,就是想让大家过好日子。

  主持人:一走就是走了十几年,挣了钱以后又回来了。

  张荣锁:我想不管到那个地方去,再苦再累的活我都干,干了一年多,我挣了一两万块钱,这个时候我买了一部汽车,通过这个我又挣了几万块钱,最后挣了两百多万,我已经是我们镇里的首富了。但这个时候我们的村子还是那么穷,干部之间互相闹矛盾,群众和干部之间闹矛盾,就是在这个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当干部了。

  主持人:当干部也不管事了。

  张荣锁:对,有的时候还打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农村的老党员说,你当了几年兵,也有见识了,也富了。

  主持人:他们有了这个动员,让您当村支书。您有犹豫过吗?

  张荣锁:也有犹豫,因为跟农民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农民也很实在。所以在这个时候我斗争很厉害,也有朋友说你不要回农村去了,乡里乡亲的,你现在过上富裕日子了,我当时也有楼房,还有一个小本田,你自己过的舒服一点不好吗。但我看到村里的老百姓还是过不上好日子,我就决定回去当村支书。虽然当时也没有人选举我,我说你写一个。

  主持人:是您自己回去宣布当村支书的,因为当时比较贫穷,人民对村干部已经失去信心了,等于说上面的干部都不敢宣布谁来担任了,是您自己宣布的。

  张荣锁:对。

  主持人:您宣布了自己当村支书以后,村民有什么看法?

  张荣锁:他们对我不理解,但我许下了愿,我说我自己有了楼房、小汽车,我自己过的舒舒服服,但看到老百姓还这么穷,我于心不忍,希望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生活。

  主持人:最后通过您的努力也实现了。

  张荣锁:我们那个地方有很多悬崖峭壁,条件非常恶劣,野兽也非常凶猛。

  主持人:那时候没有路,这成了大家心头之患,如果有一些农特产、农产品都没有办法运输出去,跟外面是非常堵塞的。

  张荣锁:对,当时把我们那个地方说成是天梯,就是说比上天还难。修了这个路以后,老百姓都管它叫“要命路”,五十年就死了18个人。

  主持人:可想而知它的陡峭程度。

  张荣锁:是。而且只有这一条路,必须要走这条路,而这条路非常险恶,一不注意就会摔死人。当时我们有几个年轻的小孩,都死了这条路上。大家一提起这个路,都谈路变色。有一个居民找我说,能不能给我们修一条路,什么时候才能把路给我们修通?我为了修这条路,把我的车卖掉了,拿出了一百多万。

  主持人:不仅是您投入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了您自己的全部资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您也要承担风险。这么多民众在这个险恶的地方修路,也要为他们的安全担心。

  张荣锁:是,这条路在修路当中,因为条件非常恶劣,也有很多想不到的问题,在修路当中因为塌方了,我的一个堂弟为了救助他人牺牲了。有的朋友说你为什么要拿出这么多钱来修路?我说我的一个弟弟为了修路把自己的命都奉献给了他们。不光我有一百万,就是有一千万也要拿出来。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的感人实际是不能通过三言两语或者是短短的几个小时能够讲述完的,当然也是在我们当地的老百姓心中,同时也在我们的媒体上有很多的报道。而且02年的时候您是第一届感动中国人物的十大人物之一,这些年您通过行动感动着我们。您觉得您做了这么多事情,最感动您自己的是哪一件?

  张荣锁: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老百姓跟着我们一起干,我们的大爷、大娘把自己的养命钱都拿出来,有一个老人他养了两个儿子,自己攒了两三百块钱,儿子跟他要,他都不给,在修路最困难的时候,他把自己的钱拿出来了,叫我去修路。我感动他们跟我们一起艰苦奋斗。我们还有一个同志,他的弟弟在修路的过程当中也牺牲了,我就跟他说你有啥要求都提出来,他说啥都不要求了,弟弟之前跟我说一定要把这个路修成。我非常激动,非常感动,我说我为啥就不能给老百姓干事呢。当时也不知道感动中国是干啥的,我们这个成果是跟老百姓共同创造的。

  主持人:您还是把所有的成绩归公于回龙村的村民。在您的名片上又多了一个头衔,“回龙风景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您给他们修了路,而且带着他们有了一些致富的方法,同时也开发旅游区,让我们的整个村民都走上富裕之路。

  张荣锁:第一步是摆脱贫穷,第二步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没有企业,当地老百姓富不了,但我们得因地制宜。

  主持人:当地地势很好,适合旅游开发。

  张荣锁:对。我们的山跟湖北的武当山是对称,就是说南有武当山,北有太行山。在明朝的时候,管这个山叫灵山,说这个山很有灵气,还有道教文化。我们这个山水清水秀,而且这个山最漂亮,最雄伟的地方就在我们的回龙村。

  主持人:我们知道这么多年来,您当村支书不仅是以身作责,做好了各种为农民服务的一些工作,同时也带着大家走上了致富之路,肯定也有一些心得。近些年来国家更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农民朋友的重视,包括“三农”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您在去年的时候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进行科学的规划。

  张荣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但不是说盖了新房就是一个新农村。我想这个新农村要科学的发展,一定要长远考虑。我们国家70%的人口都是住在农村,将来大多数要向城市发展。这个新农村的整体建设怎么建设?比如说一个小村建设一个新农村,公益事业能不能发展起来?比如说城里的孩子上学,有钢琴班,还有这个班,那个班,但是在农村,您的开支、费用都跟不上。我们的农民也要向城市靠近,一部分有条件的向城市发展,最次的也要把村合起来,这样公益事业才能发展起来。新农村一定要有科学的有策略的发展。

  主持人:上面需要一个大的支持政策,同时到了各个地方、农村以后,大家应该因地制宜,按照当地的农村情况和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

  张荣锁:对。新农村的发展必须要有新农民。

  主持人:您觉得新农民应该具备哪几个方面的要求和素质呢?

  张荣锁:我觉得应该有文化、懂技术。包括农村的干部都应该具备这些素质。国家也应该培养他们,在这个方面国家需要投入一些钱。尤其是贫困农村,国家应该有资金来帮助他们。当然今年温总理的报告当中也讲到了,“三农”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多投资502亿,所以很有戏。

  主持人: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来说,您说需要有新农民,同时农民需要有一个接受教育的条件。那么目前农民的教育条件是怎样的?

  张荣锁:要想国民素质整体提高,农民素质的提高了,我们国家的素质就整体提高了,因为70%都是农民,所以这个问题要提到议事日程。我们应该有一些教育,让他们真正热爱农村,让有知识的人到农村去,尤其是大学生。

  主持人:希望能够呼吁国家通过一些高校之间对口的联系,把一些大学生,懂技术的人才输送到当地去,让他们带领农民朋友致富,给他们一些技术。

  张荣锁:对。国家可以给他一些政策,鼓励他,稳定他们的心,让大学生这部分群体真正走向农村,这些我们的发展会更快。鼓励对口的大学生到农村去,包括当村官助理或者是支部书记助理等等,慢慢的他们接上班。

  主持人:热爱农村的大学生,以及有知识、技术的大学生,他们愿意去农村的话,我想他们能够当村官,肯定也是带领农民朋友脱贫致富的一个很好的捷径。

  张荣锁:这样的话,我们国家建设新农村,让农民过上富裕日子,都会提前很多年。

  网友:您今年提出了哪些方面的议案或者是建议呢?

  张荣锁: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提出了过去农村的一些债务要化解了。比如说农村修路、征地或者是搞企业,化解了这些债务,新农村才能发展,不然会造成很多矛盾。有些小村变大村了或者是这个村子不存在了,但债务还在,这个债务要解决。我提出要消除农村债务,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主持人:农民朋友或者是农村当地因为修路、征地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所欠的一些债务,应该通过政府补助的形式把这些债务化解,避免一些社会矛盾的发生。

  张荣锁:对。我还提出了一些政策,比如说土地,30年不变,像有的家结婚了,孩子都很大了,而还没有地,而有的家里地很多,但闲着,也不给别人。这些资源都制约着新农村的建设。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比如说30年不变,我认为是正确的,根据现在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这里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这里面也有政策的问题。这些事情都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里面也有很多矛盾需要我们解决,有些东西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性的规范,比如说成立一个法或者是一个条文,来进行规范。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