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村官"论坛发言摘编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佚名
[page]戴俭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谋发展大有作为[/page]
戴俭明 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纪委原副部级巡视专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国家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需要知识,需要人才。大学生立志到农村去,恰逢其时。人不在于在哪干,而在于干什么、怎么干。在农村谋发展,同样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想谈几点看法,和大学生“村官”共勉。

  一是要树立远大理想。当党员干部就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大学生“村官”也必须如此。实践证明,一个人理想信念动摇,就有可能走向堕落。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大目标的。“干手中活,想天下事”,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责任。

  二是要忠实服务人民。为着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带领群众前进,是我们应当时时所想所做的。农村比较艰苦,矛盾也不少。但有句话说得好:“道路越是泥泞难行,越能留下足迹。”慈溪市大学生“村官”自己演唱的《大学生“村官”之歌》,表达了这样的豪情壮志:“在红色的旗帜上有我们光荣的姓名。”

  三是要坚持刻苦学习。学习是我们每个人的终生责任。在人类知识迅速更新的年代,极易出现本领恐慌。做人做事都需要学习。有一位大学生“村官”反映时下有人说:“吃动物怕激素,喝饮料怕色素,吃植物怕毒素,吃什么心里没数。”仅就这几句话,就值得我们在农村搞种养业的“村官”朋友们深思,采取改进措施,造福人类。

  四是要注重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一贯的好传统、好作风,是干好事业的基本功。与群众要做到由“身入”到“心入”,真正放下架子,善于在繁杂的事务中学习观察、分析思考、总结积累。

[page]李平安:大学生村官要打牢基础 不负重托[/page]

李平安 全国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原总编辑

  大学生到农村任职,要懂得珍惜、打牢基础、不负重托。

  一是打好思想基础。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一方面要投身农村去学习、锻炼和提高,最根本的是打好思想基础,就是解决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在实践中培养和群众的感情,打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

  二是打好政治基础。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我们青年一代如何看待呢?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多大的压力,出现多少曲折,我们还得搞建设,还得搞改革开放,还得搞科学发展。令人感动的是,我们这些年轻“村官”,他们在农村搞发展,不管种植也好、养殖也好,都是科学发展,都是为民,是保证质量的发展。有了这个基础,就不会冒进,就会懂得一步一个脚印。

  三是打好能力基础。尽管大学生“村官”现在有一定的知识,有一定的能力,但应该认识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自己拥有的知识用于所要承担的责任,与党和人民对自己的要求和希望还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主动积极地去学习,用农村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去武装,去加强自己。自主创业带领群众一起致富,既能实现自身价值,展现才能,又能减轻组织压力。这个时候,大学生“村官”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而是在为人民分忧,为党和国家分忧。

 

  [page]赵湘江:选聘大学生村官为党的事业储备人才力量[/page]
 
赵湘江 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副巡视员

  近年来,党中央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高度重视,原因在于:第一,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第二,能够为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储备力量。

  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越来越重视,但目前农村人才非常匮乏,亟待解决农村人才的空壳化现象。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体现了人才的逆向流动,随着这项工作不断推进,将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农村人才奇缺问题一定程度上能得到有效解决。

  现在党政机关真正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很少。据我们统计,越到高层来自基层的人越少。这种状况导致我们有些机关干部不会和群众打交道,不会和群众交流,不会做群众工作。这种现象非常危险。对此,中央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有两项:一是《2010年—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到2012年不再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直接招录公务员;二是注重在基层培养锻炼干部,一方面我们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另一方面,在县以上党政机关,尽可能增强干部的基层经验阅历。

  大学生“村官”工作必须要可持续发展下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党中央明确提出了5条出路。特别是自主创业,此项工作做好了,对于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领农民发展致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page]戴焰军:用事业留住大学生村官最关键[/page]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教授

  如何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在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中,最重要、最关键、最起作用的应该是事业留人。要真正体现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解决好大学生如何在农村创业的问题。

  我觉得在创业过程中,作为组织,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创业跟留人的关系。创业是留人最好的办法,而人留下来,他才能更好地创业,这是个统一的关系。

  二要处理好鼓励和帮助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创业是非常重要的,但帮助只能到一定的程度,最终能不能干好,主要还是靠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我们该帮助的时候要帮助,该“断奶”的时候要“断奶”。要探索和创新机制来解决好这个问题。

  三要处理好自己创业和带动群众致富的关系。培养大学生“村官”,不是培养大学生商人。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利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创成业,同时利用他们善于沟通城乡关系的方便条件,来带动群众致富,从而解决个人富和富一片的问题。要让大学生有这方面的责任意识。

  四要处理好创业与承担其他工作间的关系。大学生“村官”要创业,但还担负着村里其他工作,这就需要解决好两者间的关系。有几个方面的关系是需要解决好的:一是大学生“村官”个人的志向、个人的价值目标跟现实工作之间要很好地结合起来。二是大学生“村官”要把自己的知识优势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三是要把农村工作实践与认识、体验社会结合起来。

[page]姚志文:把大学生村官创业行为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page]

  姚志文 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

  从各地创业实践的经验看,大学生“村官”开展自主创业应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创业方向的把握上,要以带领村民致富为根本目标。要把自主创业和帮助村民致富、推动村里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创业行为融入到建设农村、发展农业、服务农民的大局中去,带领和引导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共同致富奔小康。

  二是要善于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学生“村官”有什么优势?首先是知识优势。大家经过大学的系统教育,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要善于把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收益。其次是眼界开阔。社会发展进入了信息时代,大学生“村官”普遍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互联网,有些农民群众不知道的事他们知道,有些农民群众没发现的商机他们先看到,这个优势潜力无穷。第三个优势就是思想上比较解放,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没那么多束缚,善于创新,敢于创新,敢于接受各种任务和挑战,这些都是创业成功的必备要素。

  三要把握创业的规律,从实际出发,按科学办事。创业是一项很艰辛的事业,不能脑子一热就去创,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从本地的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和自身优势特长出发,扬长避短,合理选择自主创业项目,提高创业成功率。要强化风险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快,扎实推进,稳步发展,努力控制风险。

  组织部门作为大学生“村官”的管理部门,要根据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帮助大学生“村官”选择合适的项目,提供信息,加强指导,使他们更好地用所学知识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作出积极贡献。要根据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等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的意见精神,积极建设和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重点为那些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创业优势的大学生“村官”搭建创业平台。要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凡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大学生“村官”都可同等享受。同时,各地还可针对大学生“村官”特点和当地实际,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page]黄志明:大学生村官创业找准发挥优势切入点[/page]

  黄志明 宁波市社科院院长

  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是大学生“村官”待得住、干得好的关键,是立足农村、发挥优势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具体可以再理解为三个点,即融合点、支撑点、发力点。

  首先,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他们深入农村的融合点。有了这个融合点,他们真正可以沉得下去,或者说是下得去、待得住,他们才可以真正了解民情、民意,使自己的工作更加贴近农村实际。各级政府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必须加强项目指导服务、资金支持和激励保障的力度。

  其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他们在农村初具威信的支撑点。教育与影响农民的最有效办法是直观示范法。大学生“村官”通过自主创业致富、服务农村建设,更加容易在农民心中树立威信,工作就会更顺、更有信心。

  再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他们进一步形成农村工作领导力的发力点。通过创业致富、进而通过创业带领群众致富,从而产生在农村工作的影响力、推动力,这就是领导力的产生。

  融合——树立威信——产生农村工作的领导力,这是大学生在农村成长、成熟、成才的历程。有了这样的历练,他们就会分享到“行行出状元”的喜悦,他们就能够踏踏实实安心农村工作,从而避免出现通过由“村官”走向“公务员”,这样一种曲线救国式的、新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page]洪嘉祥:慈溪需要更多的大学生村官[/page]

  洪嘉祥 中共慈溪市委书记

  慈溪从2001年开始就在全市推行“一村一大学生”工程,十年来已累计选聘了613名大学生到村任职,目前仍在村级岗位上工作的有396人,占65%,其余的绝大部分进入了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实现了选派大学生村官的战略目标。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我们认为,要根据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推进。因为农村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它承担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任务不一样。像慈溪这样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属于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交织在一起的地方,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内容,就与传统的农村不一样。慈溪今后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要形成三位一体的组成方式,第一是党的领导核心,第二是村委会民主监督,第三是逐步培养一支农村社会工作者队伍,也就是常态化的、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讲,慈溪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是个常态化的工作;慈溪的大学生村官不存在出路难问题,他的出路就在村里;慈溪的大学生村官的数量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那么要留住他们怎么办呢,主要是建立必要的待遇保障和考核机制。目前,慈溪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水平已高于企业同类人员的待遇水平。我们还规定凡年满35周岁的大学生村官,统一转任为村专职干部,按专职干部管理办法管理,转任后3年内不占村专职干部职数,从而有效解除了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

[page]李义良: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尤为重要[/page]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研究所副所长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对新农村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的后备干部培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长效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

  第一,解决认识问题。农村改革要取得成功,农民主体地位发挥至关重要。当前,农村急需“新型农民”来引领发展。大学生“村官”正好可以扮演这个角色。所以,要坚决纠正仅仅把大学生到村任职看作是缓解就业压力需要这样的认识。

  第二,做好培训工作。一方面是对大学生“村官”自身的培训,要坚持“差别化培养,多元化发展”的原则。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培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党员等,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党中央选派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意义,为大学生“村官”更好地“下得去”营造好外部环境。

  第三,解决好衔接问题。做好任期期满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有机交接,不因为大学生“村官”的流动影响到大学生“村官”在村里面所开展的工作。大学生“村官”任期是2—3年,如何把大学生“村官”在任期内的工作传承下去,这要继续探索。

  第四,解决好期满出路问题。有关部门建立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要以留住人才为目的,在制度设计层面让他们能够有在基层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空间。

  第五,确立大学生“村官”发展目标。各地组织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大学生“村官”工作未来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每个时期的发展目标。
[page]大学生村官要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发动机[/page]

  仝志辉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创业是最核心的人才成长锻炼。大学生创业工程把“村官”生涯中的积极资源和青年大学生需要中最深层的部分结合起来,得到了大学生“村官”的欢迎。青年人有成才的愿望。如果社会提供了有利的体制和环境,人才的成长就会事半功倍。

  创业支持是在人才成长的关键点上给予支持。创业经历将使一个青年人较之从事局部性、事务性工作得到更为全面的能力训炼、更加密集的压力考验和更高质量的领导素质锻炼。

  今日农村是创业的大舞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自政府和全社会的对农村的资源注入前所未有,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的速度前所未有,在农村创业的前景非常广阔,机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多。在经济发展领域,在推动农产品更好进入市场、更新农作物品种和机构、创新农村合作金融、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等领域,有着大量的赢利空间,是创业的大舞台。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中的工作经历,使得其对农民需求、农村各方面资源要素的理解要好于同龄的城里人,甚至可能也好于出身农村但是在城里上大学的青年人。

  对于浙江农村来讲,由于有浓厚的创业氛围,因此并不缺少创业者。但先富带动后富的机制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此时大学生“村官”通过政府扶持和自身努力成为创业者,固然可以成为好的示范,但是否能成为带动多数农民致富的发动机,是大学生“村官”创业工程中要着重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