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村官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

来源: 作者:佚名
3月24日,由本报编辑部召开的“我当大学生‘村官’”征文颁奖座谈会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征文一二等奖获得者到会并就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正视在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以下是他们的发言摘要。

  赖清华

  我生长在农村,以前对农村也有一定了解。但是到农村工作后才发现,需要思考更多,了解更多,关心更多。这对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的农村实践来看,要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应该注意几点:1、积极主动融入农村。2、树立工作目标,作好三年工作规划。3、根据本村实际,踏实工作,热情服务村民。4、联系实际,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开展工作。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我进入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时,就开始思考如何管理好自己。选择到农村工作,是一种就业观的转变,服务到期后,面临再次就业,也需要转变自己的观念。

  武婷婷

  两年的“村官”生活,使我从最初的迷茫到逐渐适应,到应付自如,这一切可用王国维的名言来概括:古之成大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谓之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谓第三种境界也。

  “村官”工作很琐碎,我们成为村里文字写作的主力军,乡村的邮递员,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农民培训的老师,村里孩子们的朋友,我完全融入到村里,我的工作也得到村领导和村民的肯定。

  周倍良

  三年的农村工作,感慨很多,收获很多。当初我们是抱着建设新农村的理想和热情来的,但刚开始,也遭遇了理想和现实的碰撞。艰苦的生活,不同的办事方法,对我们都是挑战,但是我没有退缩。我根据农村和农民需要,把自身发展与村集体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法律专业的特长,积极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村和谐稳定,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农村工作是辛苦单调的,这就需要我们带着满腔的热情,精神饱满地投入进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过程中,经历人生的升华。

  史高雅

  大学生要做好“村官”,首先要把农村当作自己的家,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这样你就会发现工作能够自然而然地开展起来,只有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队伍中的一员,干部们才会放心地把工作交给你,村民们也会爱戴你,依赖你,信任你。

  平时,我也能听到一些同学的困惑。他们所在的村子里生活条件很差,有的村子要想买点青菜都要跑到几里外的市场去。物质生活条件差还不是最苦的,最痛苦的是他们觉得自己无用武之地,希望能够有人关注他们,帮助解决问题。

  黄俞创

  大学生“村官”要经常向村干部学习,向村民学习。其实和农民打交道挺简单的,最重要的是虚心,要善于倾听。因为许多村民都乐意和你交流他们最了解和最擅长的东西。比如我在工作之余,喜欢到大棚里和菜农聊天,我问他们为什么大棚中间的菜比旁边的菜长得高,他们高兴地给我解释说,因为大棚旁边的温度低,不利于蔬菜生长。

  大学生“村官”一方面有知识、有思路、有热情;另一方面又有了几年的农村实践,比较熟悉农村情况,加之与当地百姓、政府建立了良好关系,应该是农村创业的最好人选。

  苏 峰

  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怎么做。大学生“村官”刚来时或多或少总是有些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拉开了与农民的距离,也就不能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更谈不上带领农民致富。因此,大学生“村官”平时要抽时间阅读有关“三农”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加强对中国农村的了解,掌握农村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现在,有些人来到农村后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每天无所事事。其实,三年的“村官”生活,可能成就一批人,也可能让一批人白白荒废了三年大好时光。

  王 晖

  刚到村里不久,村领导就让我给村里曾庄大鼓写宣传材料。于是我认真阅读了有关材料,又参观了顺义沙岭学校曾庄大鼓队的表演,和曾庄大鼓的老艺人、曾庄大鼓的小鼓手一起聊天,我被他们热爱曾庄大鼓的精神深深感染,我认真地写完曾庄大鼓的宣传材料,受到领导的好评。

  在农村,我接触最多的就是朴实善良的农民、外地来京务工人员,他们觉得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就是没出息,觉得我一定接受不了他们的生活。一年多下来,我的工作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这些“村官”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二传手”。

  刘 旭

  近三年的大学生“村官”生活,使我受到了锻炼。但是我认为,现在没有跟进政策,使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受到限制。我建议,让大学生“村官”身背“项目”下村,实现农村产业的发展。实施这些项目应该有一套制度,通过严格的审批,专家论证。另外,“村官”工资理论上与公务员持平,但只限于固定工资,没有其它福利,如果上学期间是用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他们今后的生活将面临一定的困难。有关部门应从婚姻、住房、再就业等方面给那些三年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一定的优惠政策,让他们能够在农村安心干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