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守法制、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之举。近年来,马坡镇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认真分析面临奥运场馆、顺义新城建设等诸多机遇的新形势,结合自身实际,依托产业发展,以各类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劳动力技能、文明礼仪等各类培训及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利用各种形式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拓宽了劳动力就业渠道,提高了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加快马坡镇城市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做法
发展村级经济,夯实物质基础。发展村级经济是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几年来,我们把村级经济发展作为培育新型农民工程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一是把村级经济发展及农民就业纳入全镇“三个文明”建设考核,年终兑现奖惩。二是将村级企业纳入“十强”企业评选范围,每年给予每家“十强”企业2万元奖励。三是每新引进一个注册企业,给予村支部书记1000元奖励。四是落实税收返还政策,村级税收按财政实得收入的70%奖励给村。五是完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六是为村级企业提供手续办理、合同起草、生产服务等多项优质服务。经不断发展,现全镇村村有企业,最多的是石家营村共有企业25家。目前全镇村级企业已达300余家,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村级经济发展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为新型农民的培育了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开展学历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市场竞争力。要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就要求农民必须掌握一技之长。我们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农民创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实行“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推荐”一条龙服务,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为实现“工业在园区、居住在城区、生活在社区”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新生劳动力特点,进行了学历加技能的等级与非等级培训,同时进行有效的创业指导,促使农民真正转变择业观念,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全镇共开办就业培训50期,培训各类人员4382人。目前全镇劳动力8088人,就业率达到96%。
抓好文化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开展形势教育。利用“机关干部固定下乡日”、“1018、7018”民主日、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讲形势、讲政策,使广大农民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顺义区发展态势,感受马坡镇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二是继续加大镇村文体设施投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近年来,镇村两级已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村级文体设施建设,村村都建起了文体活动中心、市民文明学校、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健身路径等。我们充分发挥市民文明学校、图书室的作用,组织农民开展法律法规、道德礼仪、实用技能、卫生健康等多种教育内容的培训,推进农民向市民角色的转变。三是创新活动方式。常年组织农民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多管齐下,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切实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镇村两级先后投入近亿元,以建设绿色生态文明走廊、花园式村庄、生态示范村等为载体,高标准整治环境,不断提升整体形象。目前,全镇各村都建有环村路,各村的主街及巷道全部进行了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村村都建有街心公园、健身广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衣食住行、医疗、娱乐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切实改善。二是建立长效机制,保持优美清洁的环境。镇村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环境整治、文体设施建设;建立环境建设台账,不定期对环境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坚持实行镇机关干部包村制度,并实行“一把手”工程,将环境建设纳入“三个文明”建设考核,年终兑现奖惩。同时完善分类评比、“门前三包”等各项管理制度,设立城管协管员、镇村保洁员,实行人员、运输车辆报酬“三落实”。三是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按照乡风文明的具体要求,广泛开展文明村镇、花园式村庄、“五好文明家庭”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增强农民民主法制意识。为巩固马坡镇在顺义新城总体功能定位中的重要地位,围绕新农村建设,我们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切实增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对村民代表进行培训,提高其参政议政能力;实行村财托管,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章程》,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健全《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村财务专项审计、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等各项民主制度;村务公开从规范公开向“点题公开”延伸,做到“凡是村民想知道的、凡是村民有疑虑的、凡是村民关心的、凡是牵扯到村民切身利益的、凡是容易引发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的”都要公开,融洽了干群关系。
二、取得实效
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我们确定了“服务奥运,发展马坡”的目标,围绕着旅游休闲度假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特色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业方面,已有北京阿奇夏米尔电子有限公司等420余家企业入驻。三产方面,建成了北方最大的乡村高尔夫球场、北京最大的网球中心以及马坡文学会馆、书画院等休闲文化娱乐项目。房地产开发方面,建成了龙苑、恒丰、金宝等规模较大的别墅群。旅游业方面,金宝花园大酒店、金潮玉玛大酒店已正式营业,两家酒店与北京乡村乐园已成为奥运官方签约酒店。投资3亿元的金五星顺义培训中心等旅游设施也正在建设之中。2006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7亿元,属地财税收入8827万元,农民人均劳动所得9628元。
促进了农民观念更新,加速了农民向市民角色转变。在新型农民培育进程中,马坡镇紧抓奥运场馆、顺义新城建设及首都空间布局调整等机遇,围绕“打造金马坡商务休闲度假区”,使以旅游休闲度假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日益显示出其生机与活力,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二、三产业。农民在发展实践中不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劳动力技能、文明礼仪、法律法规等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及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创建文明小康村、文明富裕村、花园式村庄等。
群众精神生活充实,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马坡镇农民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看上了有线电视,实现了宽带上网,村村建起街心公园,成立了秧歌队,安装了室内外健身设施,农民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农民还参加了合作医疗。2007年全镇共筹集医疗资金114.8万元,人参保率达100%,每年村民享受免费体检,接受健康卫生教育。
增强了劳动力市场竞争力,拓宽了劳动力就业渠道。聘请区职业教育中心、农广校等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地对全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电工、焊工、水暖、家政、保洁的等级和非等级劳动力技能培训。为提高就业率,重点开展订单、储备、创业指导培训。根据新入驻企业的行业特点及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举办医药技能、家政、保洁等培训班。仅今年1至5月,即举办物业管理、保洁、电气焊、面点、计算机等培训班4期,培训各类人员119人,新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125人、城镇失业人员130人。在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的基础上,坚持“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推荐”一条龙服务,促进符合条件的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民有了一技之长,就业渠道就会不断拓宽,今年5月份,全镇就业率达96%。
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明显提高,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围绕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进程,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高。通过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真正实现了“还权于民”,充分调动了老百姓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老百姓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监督村干部依法行政、公开行政、透明行政、高效行政和廉洁行政。实行公开后,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凡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经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并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使基层管理由人治走上法治轨道,农民的依法维权意识切实提高。
三、今后设想
发展镇村经济,为培育新型农民奠定物质基础。紧抓奥运场馆、顺义新城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不断优化地区投资环境,完善利于地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抓好企业入驻的跟踪服务,吸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入驻。同时,利用马坡镇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采取有效措施,突出抓好总部经济发展,为注册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发展以旅游休闲度假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着力“打造金马坡商务休闲度假区”。一是把握“好运北京”测试赛和2008年奥运会的机遇,不断增强高尔夫球场、三家奥运签约酒店等休闲度假项目的接待能力,强化管理,开发不同档次的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逐步树立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区域经济特色品牌。二是抓好在建三产项目的服务工作,促其早日投产。重点抓好意大利农庄、金五星温泉度假酒店等项目建设。三是抓好镇村二、三产业基地建设,扩充镇村经济总量,为新型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多措并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守法制、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是围绕培养“学习型”农民,增强农民的文化知识。培养学习型农民,就是要培育拥有一定知识,且具有辨别是非能力的农民。为此,我们要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题,逐步加强镇村文化阵地建设。不仅要通过书籍报刊等传统学习形式,还要发挥网络、有线电视等现代传媒方式,加快学习型农民、农村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进程。在推广实用技能的同时,做好劳动力升级培训,进一步提高新增劳动力的学历教育和文化素质,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围绕培养懂技术的“经营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及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马坡镇新城范围内7个村8000名农民将全部实现农转非,完成市民角色转变。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将走向二、三产业。今后要继续从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地区二、三产业出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科技及实用技能培训,使大批农民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发展需求,掌握一技之长,并具有一定的市场知识、信息接受及反馈能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三是围绕培养“文明型”农民,引导农民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按照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继续落实环境保洁长效机制,实行“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无害化管理模式。继续开展花园式村庄、生态文明村等各类文明村镇创建及“五好文明家庭”等各类评选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适当增加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消费比例,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四是围绕培养“懂法守法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结合“五五”普法,利用各种形式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引导其依法办事,使其具有一定的法制观念,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巩固已有成果,建立培育新型农民的长效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几年来,马坡镇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方式,使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对农民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要巩固已有成果,就要建立培育新型农民的长效机制,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一是结合实际,制定农民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下一步的重点是加大劳动力升级培训,提高农民的择业能力。二是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保证素质教育工程的顺利进行。三是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在实行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定期培训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助理,对子女考入本科大中专院校的家庭给予奖励等措施。同时,对新生劳动力实行“双培训”工程,开展学历加技能教育,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层次。四是将培训新型农民纳入“三个文明”建设考核,继续健全并落实农民培训就业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农民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五是完善文体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六是继续深入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其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
(作者: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党委书记 吴耀新)
- 新党员培训 (2007-07-21)
- 北房镇纪念建党活动之大周各庄村党员活动 (2007-07-21)
- 北房镇村民文化活动热情高 (2007-07-28)
- 欢声笑语院中传 新老村官共联欢 (2007-07-28)
- 携手新农村 微笑迎奥运—西台下村与华北电力大学携手共建新农村座谈会 (200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