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年将招五千大学生社工 化危为机解就业难
沉石/图
大学生社工是权宜之计吗?
是“化危为机”之举,化大学生就业难之危,为加快推进社区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之机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社会职业,对不少人来说可能还比较生疏。如今,这个职业已经在悄悄升温。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职业的兴衰,其背后体现了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调整。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社会建设列为四大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诸多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有机部分,“社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北京为例,为了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之后,该市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这个新机构主要职能是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社会组织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志愿者工作和社会领域党建等,这在以前都是薄弱环节。
“我们提出,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在北京社区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工队伍。”北京社工委书记、社会办主任宋贵伦告诉记者,从总体上来说,北京市社区现有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工作方式偏于传统,这与新形势下现代化社区建设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据统计,北京市社区现有1.6万名专职工作人员,年龄在40岁以下的仅占29.2%,50岁以上的占3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9.8%,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2.4%;从事社区工作前,已从原工作岗位离退休的占24.1%,下岗待业人员占52.1%。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趁着眼下社区居委会、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之机,北京各区县的社区面向社会公开招录新人员,要求应聘人员40岁以下、学历在大专以上。宋贵伦说,从报名看,非常踊跃,其中不乏应届本科毕业生、硕博士研究生。
除了这一常规性的“招兵买马”,针对今年金融危机下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北京市推出新举措,从首都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用5000名本科生、研究生到社区,做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商务楼宇社会工作站专职工作者。具体步骤为:今明年各2000人,后年1000人。这三批社区服务岗位由北京市财政和区财政“买断”。
“一方面是解决了眼前的困难,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加快了北京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的进程,是‘化危为机’之举——化大学生就业难之危,为加快推进社区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之机。”宋贵伦所言不虚,跟其他省份一样,北京也承载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难题。据统计,今年北京市将有21万大学生面临毕业,比去年增加1.4万人,创历史新高。
据悉,这些社区工作岗位主要以应届的北京生源毕业生为主,而外地生源的优秀毕业生也将被充分考虑。外地生源一旦被选聘,经过两年工作的考察,如果表现良好,可以解决北京户口。
薪酬和待遇也是很多人关心的。宋贵伦说,待遇低、任务重一直是社区队伍建设不利因素。据调查,北京市此前社工队伍的年收入只有2.4万元,远远低于北京市职工年收入3.9万元的平均水平。2008年9月,北京市首次召开社会建设大会,出台了《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首次对社区工作者的待遇等进行了规定。按照此办法,从2008年1月补起,社工的年收入已达到3.4万元。
“这个收入是比较合理的,相当于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的待遇。”宋贵伦说。
[1] [2] [3] 下一页
- 新党员培训 (2007-07-21)
- 北房镇纪念建党活动之大周各庄村党员活动 (2007-07-21)
- 北房镇村民文化活动热情高 (2007-07-28)
- 欢声笑语院中传 新老村官共联欢 (2007-07-28)
- 携手新农村 微笑迎奥运—西台下村与华北电力大学携手共建新农村座谈会 (200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