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北京大学生村官话卸任 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来源:大学生周刊 作者:李 莎

  5月18日,是个新旧交替的日子。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培训中心里,面向北京市首批大学生村官定向招录的公务员考试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与此同时,北京市也开始在2009年应届毕业生中公开招聘新的大学生村官。一旧一新,恰恰折射出大学生村官的历程。

  “生日快乐!”在面向“村官”的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能力测试考试后结束,考场附近的一个小餐厅里,几个村官一起庆祝村官小林的生日。餐厅里缓缓地放着《海角七号》的主题曲,整个氛围快乐中透着淡淡的哀愁。

  “生日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小林挤出了笑容:“希望自己能考好一点吧。”大学生村官表示这次的专向招录考试题目相对简单。这半年,村官们有机会频频聚会,一起赶赴各个考点考试,从国家公务员考试,到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到地方事业编制考试,再到今天面向大学生村官的定向招录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他们面临国家提供的很多机会,他们即将结束村官的集体生活,他们正一步步前进在新的道路上。

  心声:融入农村不容易

  吃饭期间,大学生村官们和记者一起讨论了很多问题。和所有同龄人一样,毕业于2006年,差不多二十五六岁的他们也在关心着自己的情感问题。“哎,你要是有合适的同学别忘介绍给我啊。”“你的要求那么高,我可不敢揽这个活。”在农村服务三年,让这些大学生村官结识同龄异性的机会变得很少。记者问道:“村里的乡亲不会给你们介绍吗?”他们给记者讲了听说的一个故事,一名大学生村官和当地的村民谈恋爱,可村子里总觉得她是外来的,用过高的要求来要求她,也就多了很多闲言碎语。“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想真正融入农村的环境,是要付出很多的。”

  这就回到了记者曾经从多位大学生村官那里了解到的话题——融入农村不容易。

  三年一流动,是政府对农村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发展综合考虑的决定。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流动性强,大学生村官在村里没有编制,只能是打零工,大学生村官不免会经常承担一些琐事。有些村官反映:“由于我们身份的尴尬,介于村官和学生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身份,开展工作有些困难。”

  同样由于大学生村官的流动性,有些地区村里的领导不愿意耗费人力、物力去培养他们,总觉得培养出来的村官并不能长期为自己村镇建设贡献力量。“毕竟培养人才需要一个周期,他们觉得可能刚把我们培养出来,就已经到期了,那样太浪费资源了。”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事业编制,只是以一种特殊工作人员的身份,想介入农村核心内容是很困难的,毕竟对于农村,大学生村官是个外来者。虽然都有了北京市户口,但是本地的大学生村官比外地的大学生村官还具备一定的优势。

  调整:在农村书写芳华

  虽然有种种的不适应,但是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在琐碎的工作中创造了自己的价值,尽自己的努力调节这种不适应。前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就说过:“我相信村官干得好的大学生,将来都会有出息,不会一辈子当村官的!”

  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除了工作期间有机会调到区里工作外,大学生村官中涌现了一批典型。“农民律师”村官周倍良通过打官司使村里收益50多万元,后被评为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草莓村官”王丽娜带着草莓参加“中国第一届草莓文化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荣誉称号;陈丽娟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是771名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唯一的一位大学生村官;刘秀担任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大学生村官党支部书记,甚至当选为小汤山镇第三届党代表;刘建辉促成了刁千营村获得“延庆县学习型村庄”,争取建设资金10万元,使刁千营村获得了北京市23个“创新性科普社区”之一。

  大学生村官工作也得到了国家、政府的重视。2008年12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收到周倍良他们反映村官生活的信件并作出重要批示,这是对全国大学生“村官”的巨大鼓舞,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出路:外部政策和自我努力的结合

  三年任期即将收尾,首批大学生村官主要面临出路的问题。对于这次的面向大学生村官的定向招录,很多村官也有话说。“我们乡的指标基本只有一个,而参与共同竞争的却不只有我们自己乡的村官。大家对于之前的北京市公务员考试都没有把握,这次的考试就成了最后的努力了。”据了解,已经取得北京市公务员证的村官,将在五六月份有机会再次参与北京市城管工作人员的考试。从公务员到城管,这些年轻人在最后的退路中显得有些无奈。

  这三年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最后悔的是没有珍惜这些机会。如果上次考公务员能够多复习,现在就不用抓着这最后的救命稻草了。”由于没有北京市公务员证,雷雷的考试生活以这次的考试画上句号。

  毕竟能够考上公务员、留在村里的大学生村官是少数,再就业是他们的主要出路。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还是选择了奔波于公务员、事业编制等各种考试中。“这其实正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毕竟到社会上和大学生竞争,我们是有具备工作经验的优势,但是我们的基层工作经验对于找工作没有帮助。企业觉得这些经验已经脱离了我们本专业,对企业发展也没有什么意义。”出路是有很多,但大多数村官可以走的路却依然竞争激烈。

  村官小刘反映:“三年后再就业,三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口专业不一定相关,专业上差了一些了。这三年的工作中,自身专业得不到提高,也就不占优势。再就业就显得有些困难。”即将卸任的村官小舟也提出:“对于未来有点不知道如何出力,着力点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很难。”

  但大学生村官也都明白不能将自己的出路完全寄托于外部因素,自我的思考与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创业是大学生村官对于出路的重要思考。怎样不浪费自己在村里三年间积累的各种资源,创业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结合自己的人脉,国家也有相关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政策,我选择了创业。创业的方向初步定在开办幼儿园,毕竟村里乃至乡里都缺乏这样的幼儿园。”但目前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政策细则还未出台,小康只得在公务员的道路上边奋斗边琢磨。

  很多大学生村官都在呼吁出台大学生村官创业优惠政策。“哪怕像安徽小岗村一样有一个基地,想创业的都去那里也好,基于农业的创业也是大学生村官需要的。”村官黄莞往说:“我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成立一个大学生创业基金会,让我们这些想干点事业的大学生村官获得争取资金的途径。”

  生日小聚会还在进行着,小林轻轻从包里拿出了有关申论的复习材料,慢慢翻看着。也许对于她来说,这个生日里一句祝福不如多记一条原理更顶用。

  链 接:

  首批大学生村官卸任后

  七条“出路”

  北京市已初步为今年将“卸任”的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谋划七条“出路”:第一,每个乡镇增加专项事业编制,用于选拔优秀“村官”。第二,从合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优秀“村官”续聘,条件成熟时,进入村“两委”班子。第三,在鼓励“村官”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北京市面向应届毕业生录用公务员考试的基础上,再拿出一定数量的基层公务员岗位,面向合同期满大学生“村官”定向招录。第四,选拔符合条件的“村官”直接进社区工作。第五,鼓励企业招用合同期满“村官”。第六,支持“村官”自主创业。第七,各区县和各企事业单位积极挖掘就业资源,努力为合同期满大学生“村官”提供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