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京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的一天:既来之 则爱之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党晓晖 宋溪
“设立健康档案、组织社区活动、贴发通知、入户发放宣传品、慰问老人……”谭宗浪细数着他每日的工作。7月份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了万寿路街道永定路西里社区,做起了一名社区工作者。

  继“大学生村官”后,大学生进基层工作的触角从农村延伸到了城市。今年,北京市推行“社工”人员招聘计划,选拔2500名“大学生社工”到社区上岗。谭宗浪便是这些“城市版村官”中的一员。

  整日与琐事相伴,时刻与基层接触,从大学生到社区工作者,“城市版村官”面临的不仅是一次人生角色的转换,随之而来的,还有等待他们的重重考验。本报记者近日深入到北京的一个社区,将“城市版村官”一天的生活进行了记录。

  对基础工作要“烂熟于心”

 

  早上8点半,谭宗浪准时出现在了居委会的办公室中。6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摆放着10张办公桌,谭宗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打开整理好的居民档案,开始录入电脑。一天的工作就此展开。目前,永定路西里社区正在创建北京市健康型社区,社区工作者每天都要整理档案。谭宗浪说:“现在社区里大概有两千多户居民,每户居民的档案都要整理出来并录入电脑,我在电脑前坐了一个星期,一直都在重复同一个工作。”

  谭宗浪于7月1日正式上岗,和他一同走进这个社区工作的还有22名大学生。经过近两个月的磨合期后,他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可以说是烂熟于心。“社区内常住居民共有2576户,常住人口5500多人,社区的老年人很多,60岁以上的就有700多人,每个人都必须单独设立健康档案,对一些困难老人还要定期探访慰问,对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例行检查。”小谭主要负责社区内的健康卫生工作,他说:“从学校进入社区工作,遇到的困难不少,主要是因为没经验,许多看似简单的事儿,解决起来难度并不小,有时候需要请教居委会工作人员,有时候只能自己想法儿解决,但把任何事儿都当做自己分内的事儿来做,就不怕了。”

  小区没了“狗屎味儿”

  小谭一边往电脑里输入信息一边告诉记者,这个社区内有许多居民都养狗,平日里茶余饭后大家都爱在小区内遛狗,路人常常一不小心就会踩到狗屎,社区的环境卫生成了老大难问题,狗屎味儿也时常在社区内蔓延,细菌悄然滋生,但居委会没有禁止养狗的权利,也不能因为宠物随地大小便就把它们没收了,更不可能派专人随时督导养狗人清理狗便,因此,这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谭宗浪和其他社区工作者写倡议书,倡导居民文明养狗。然而,这个宣传力度还不够,他又自己定做木板标识和横幅挂在社区里显眼的位置,宣传“文明养狗,爱护家园卫生”的重要性,时间一长,对居民潜移默化的宣传就奏效了,社区里的狗便明显减少了,养狗人也渐渐有了即时清理狗便的意识。小区内的狗屎味几乎已经“绝迹”。有居民开始称赞:“来了大学生还真不一样啊!”

  先听骂后帮居民解决问题

  尽管已经立秋,但“秋老虎”的威力却迟迟不肯退场。上午10点,居委会不断有人进进出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燥热的气息。

  “这个垃圾桶问题你们什么时候解决?”一声大吼惊动了居委会。所有人都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小谭的同事刘运玺迎上前去,来者是位四十多岁的男子,愤怒、激动的情绪在他脸上“一览无余”。“楼道门前四个垃圾桶臭气熏天,我们两个楼的居民都深受其苦!”刚毕业没多久的刘运玺连忙给这位居民倒了杯茶,并向他询问了详细情况。一个小时后,刘运玺和几个社区工作者一起到了该楼楼前,进行实地考察。“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来反映问题的人首先要安抚其情绪,耐心听他们述说,先让他把怨气撒完,他说什么就接着什么,说完了气顺了,就开始倒个茶,了解情况。”刘运玺向记者诉说他的“社区工作心经”。

  刘运玺说,他准备下午找楼门长商量此事,并决定带大家去选两个地方摆放垃圾桶,“得换两个带盖的桶,还要和小区清洁队打招呼,收拾垃圾时不能把垃圾溢到外面。”

  午休时分,谭宗浪、刘运玺还有几个社工一起商讨着怎么让社区老人摆脱寂寞孤独。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正说得热闹,急茬儿的事又找上门来。“我们家下水道堵了!”一个电话打破了中午的宁静。刘运玺说,这个夏天经常遇到这种事,“由于我们社区流动人口很多,因此会出现二房东甚至三房东的多重关系,居委会去协调时要说清楚各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有些房东是老居民,为了维护社区稳定,搞好团结,必须耐心帮扶,有委屈的要听着,有气的要帮居民受着。”另一名大学生社工插话道:“这是最‘学事’的,怎么与居民打交道,怎么与房产单位、物业公司沟通,有的居民发泄自己的怨气口出不逊,那也得忍着。”说完,几个年轻人便跑到“出事地点”。

  来自最基层的生活体验

  经过一中午的沟通,下水道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两个月的工作已经让这些大学生掌握了不少与居民沟通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这份最基层的工作让他们收获了不少生活的真实体验。“对我成家过日子特有帮助,算是给我今后的生活‘扫盲’了。让我知道婴儿出生后怎么报户口、报学校相关的手续,知道怎么去申请经济适用房,知道了卫生保健知识、养老的政策,比如政府发放的优惠券,办的乘车卡等等。”一位大学生社工介绍。

  下午2点,社工们准时上岗。谭宗浪开始着手筹划社区才艺展示的相关宣传内容,刘运玺和另两名大学生社工在居委会领导的带领下,和楼门长开会研究垃圾桶摆放事宜。还有两名女大学生在居委会的市民学校里充当起“小学老师”,“放暑假了,有些居民就把孩子放在居委会,我们平时就带着孩子们玩游戏,有的家长还提出要让我们当家教。”

  下午5点,居委会工作人员到了下班的时间。为了迎接国庆,大学生社工还要参加街道组织的天安门广场大联欢跳舞排练,“虽然他们有些没有任何舞蹈基础,但这些大学生年轻,领悟能力很强,一星期就学会了5个舞蹈,并且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好评,街道办对这批大学生非常满意,也非常喜欢。”万寿路街道居民科科长石凤荣介绍。

  既来之,则爱之

  从报名、面试、政审到体检,万寿路街道的23名大学生社工都是石凤荣亲手把关带出来的,“外地大学生到北京社区工作这是第一次,居委会作为最基层的工作,是最直接对百姓的,也是最好的锻炼。我时常教育这些孩子,不管将来做什么,这都是一笔财富。”石凤荣也一再叮嘱居委会主任“要和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照顾他们。”

  “既来之,则安之;既来之,则爱之”是大学生社工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谭宗浪告诉记者,街道办事处主任、居民科科长经常跟他们谈心、交流工作心得、倾听他们的意见,帮他们尽快适应生活环境和工作岗位,甚至帮他们找租房的信息,找便宜的食堂……“领导们的这些举动让我们觉得很温暖,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更有信心和热情了。”永定路西里社区现在正在创建社区服务站,谭宗浪说,等社区服务站建好了,我们这些大学生就可以在服务站里继续帮助政府加强社区建设,帮着居委会把一些繁琐的事情分担出来,虽然这些事儿很平凡很普通,甚至都不值得一提,但我们做好了,就能切实为居民提供很多方便,而我们要做的、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党晓晖J225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