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户京城法学硕士报考大学生村官曲线就业
今年6月份,陈雅静将硕士毕业,目前暂时在一家知名商学院实习。院方明确表示不准备接收新员工,不过,即使能够在此入职,也不能解决她所发愁的事。
作为一名非京籍学生,如果在毕业之前,无法找到解决北京户口的工作,那么户口就要在毕业之后打回原籍。文科专业的她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再想落户北京就很困难了。
这的确是一件很让人发愁的事。2013年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2.9万人,北京生源8.4万。但是今年给予应届毕业生的留京指标只有1万个。这也就意味着,14.5万人是潜在的竞争者。尽管相较于本科生,硕士生获得进京指标的概率会大些,但也不容乐观。
户籍制度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当时主要是为防止城乡人口流动。改革开放后,人口开始大规模流动。全国户籍制度改革也开始加快。今年两会上,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说,2010年到2012年,全国共办理户口“农转非”2500万人,是3年前的2.2倍;2012年全国非农业户口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5.29%。
但是在城镇户口之上,首都的户口附加更大利益。除了与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诸多社会保障制度挂钩外,拥有北京户口,对于购房、购车、就业以及子女上学等享有诸多便利。
北京户籍的“红利”明显让更多人希望拥有首都户口。根据2005年,国务院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要求,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但是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11月1日北京全市常住人口已达1961.2万人,其中外省来京常住人口为704.5万人,均已超过2020年控制目标。不过,户籍人口已经达到1256.7万,占总人口64.1%,距离2020年规划只有93万的差距。
为了成为64.1%中的一员,陈雅静早已经进行了筹划。尽管使用搜索引擎,可以搜到许多附有联系方式的人,声称可以办理北京户口,但媒体曾有关于利用办理户口实施诈骗的报道,法律硕士出身的陈雅静倾向于认为,这种途径并不靠谱。
此外,还有一些买卖户口的途径。比如,一些已倒闭或面临倒闭的企业,甚至是国企、高科技企业,与非法“中介”勾结倒卖进京指标,这种方式让有关部门难以监管。
且不说其中信息真假难辨,即便信息真实,数十万的花费以及合适的人脉筛选,也够陈雅静发愁的。她打定主意走正规途径。冲着北京户口,春节之后她就已经着手公务员考试,目标也瞄准村官、大学生社工。
如果能够进入体制内,户口、工作自然都可以解决。即使退一步,考上村官及社工,虽然待遇不理想,但至少户口已经解决了。等户口解决之后,再筹划跳槽就业。面对这样的“曲线救国”,陈雅静显然更为理性。她无奈地表示,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如果只能选择一个的话,户口当然是优先选择。
进入5月份以来,出于对过快增长的北京户籍人口规模的限制,北京出台更加严格的非京籍毕业生留京政策。
除对本硕博划分24、27、35三档“年龄线”之外,还明确要求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无在职工作经历(不含校外实习实践经历),所学专业与接收单位的主营业务和工作岗位要求一致。
陈雅静暗自为自己的年龄没有“超标”而庆幸。虽然也去面试了,但至今没有得到确切接收信息。这让她心里有些发慌。
不断有学者建议,应剥离户籍所附加的福利,充分发挥人口管理的功能,实现户籍功能独立于社会福利分配。但由于牵涉多方利益,现实操作中,户籍制度的改革只可能渐进,而不会一蹴而就。
尽管陈雅静也与周边的大多数人一样,抱怨着京城经常爆表的PM2.5,上下班拥挤的交通,每平方米数万元的高房价,节假日因人多而无处可去,但她仍然愿意为北京户口做最后的努力。
- 北京市密云县大学生“村官” 服务村民“一站式” (2009-10-13)
- 北京延庆县建立双选机制选拔培养大学生村官 (2011-07-15)
-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召开大学生村官工作会议 (2011-07-20)
- 北京市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结束 4名海归入选 (2011-08-05)
- 对改进和完善北京市大学生村官工作几点建议 (201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