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马坊镇二条街村大学生村官“高君宇”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李永明
  夏日的清晨,太阳刚露头,高君宇像往常一样来到村委会,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高君宇今年24岁。一年前,她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毕业,应聘成为了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二条街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
 
  接到应聘通知,高君宇想:“如何度过三年的村官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村以后,村党总支书记李连江在与她交谈中,像长者一样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小高啊,理想不是空想,人生价值要在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中去实现。你既然来到农村,就要塌下心来,多和乡亲们接触,只有和村民们亲近了,他们才好意思找你办事,你才能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不枉三年的青春年华在农村度过!”
 
  老支书的一番话,使高君宇深受启发:“对,我绝不荒废这三年的大好时光,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实践中历练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明确了方向和目标,高君宇以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在试用期的头三个月,她从村务文字材料整理录入工作入手,加深对村情、村务的了解,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村里的工作事无巨细,多而且杂。高君宇从繁琐的小事做起,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所在。村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她不仅担任会议的记录工作,还帮助村党支部和村支书撰写整理上报的各方面材料;村里举办“民主日”,从撰写村务工作报告、各种述职材料到会场布置,她全程参与;村妇联、计生工作面广、量大,她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村妇联、计生干部完成各种申请、报告、制表和信息的报送工作;再比如,协助村社保干部进行新农合登记,帮助参加镇里最美北京人宣讲活动的村民修改演讲稿,帮村民开介绍信、证明信等等,只要乡亲们有需要,她从不推辞,热情相帮。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积极参加区、镇组织的手工编织、知识竞赛、草莓产业发展创业和趣味运动会等培训和活动,丰富充实自己的村官生活,用她自己的话说“抓住一切提高锻炼自己机会,绝不能浪费大好的时光”。
 
  最让村干部满意的是,高君宇主动为自己的工作“加码”。也许是从小在农村里长大,高君宇对村里的乡亲们有着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她一有空闲时间,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与在村委会外边休闲的大爷大妈、叔叔婶婶们唠唠家常、聊聊天,在与乡亲们的交谈中,丰富自己的成长阅历。
 
  有几次,她在与乡亲们聊天时,有人对村里的资金去向质疑,有人提出村里的福利待遇不透明,有人对村集体要办的项目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等等。回到办公室,高君宇反复地想,为啥出现这些问题呢?”经过反复地思考,她找到了症结所在,即村委会虽然有严格的村民代表例会制度,但却忽视了信息传达效力,在与村民之间缺少一个有效的沟通的载体。只有让村民了解更多的村务村情,才会更加支持村里的工作。
 
  于是,她萌生了办“村报”的念头:“如果把全村的大事小情登在报纸上,全村300多户,每家每户一份,村民知晓率不就高了吗!”今年春节过后,她向村党总支书记李连江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当即得到了村书记的支持。原来,村书记也思考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正想着解决的办法呢。经村两委班子研究,很快把办村报的事定了下来。
 
  高君宇主动请缨,揽下了办村报的活儿,并表示自己不耽误日常的工作。
 
  她说到做到。为节省开支,她自学了排版软件,从采访、拍摄、写稿到编稿、排版,再到发行,她一人身兼数职,并给村报起了一个接地气的名字:黑板报。根据村两委班子的决定,村报对开四版,每月出版一期,按片发放到户。
 
  今年3月底,第一期村报出版了。报纸发放到户后,很快迎来一片赞扬声:“谁谁干啥登得真详细,以后有事再找干部,我可知道找谁了!”“这不是83岁的刘自明老人吗,照片拍得真精神!”
 
  今年3月份,第二期村报如期出版,又是一片赞扬声:“以前总觉得村里的干部没给咱老百姓办啥事,现在通过报纸这么一登,嘿,办的事还真不少!”“原来村里的公章、账目和钱都在镇里管着哪,这下咱就放心了!”“咋,克广的儿子11号结婚啦,报纸要是不登,咱还真不知道!”
 
  小小的一张报纸,很快成为了百姓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知晓村里的大事小情和展示村民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村民通过报纸更加了解和支持村里的工作。
 
  目前,村报已出版4期,每到发报日前后,村民就迫不及待去领报纸,全家人争相传阅,热闹非凡。
 
  看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乡亲们的肯定,高君宇更加坚定了办好村报的信心,村里的干部和群众称赞说:“小高这孩子,既懂事又能干,将来定有大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