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村官,32到23带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 作者:佚名

    2005年,北京市平谷区在全市率先招聘大学生村官,“年薪三万、解决北京户口、优先录用公务员”的承诺让大学生趋之若鹜。当时共有600多人报名,最后经过层层选拔,以20:1的比例,确定了32人。如今,三年合同期满,首批32名大学生村官,有23人选择了续约。不过,续约期只有1年。1年之后,他们又将面临一次同样的选择。到那时,有多少人会选择留下?(北京日报,6月23日)

  不得不承认,大学生村官普遍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他们先进的思想理念、行为方式能带动和影响当地群众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对于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实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新生事物,难免在政策机制上存在各种问题,无法栓心留人,导致在合同期内,有大批大学生村官通过考研、考公务员、辞职等手段,转行跳槽,流失严重。

  从报纸上看到,“7月,又将有30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走进京郊,成为新一批的大学生村官,北京由此实现"村村都有大学生"目标”的报道后,心中颇多感慨:在我们为平谷首批续约幸存的23名大学生村官一年后的动向发愁担忧的时候,这意气风发的又一批3000名新大学生村官,到时候又能留下多少?

  说实话,笔者对大学生村官计划一直是心存疑窦的,甚至觉得大有“赶鸭子上架”之势。让没有丝毫社会经验、管理经验的大学生直接步入村官行列,直接面对农村纷繁复杂的事务,实在是够难为他们的。因为他们毕竟没有学过“村官”专业,所学的也不全是和农村基层事务密切相关的知识,要做好一名合格的“村官”确实不易。从平谷区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结果来看,他们在村里的实际工作是写作员、管理员、记录员、讲解员、调解员、维修员、普查员、采购员……,80%的大学生村官做的是“非实质性的”服务或文秘工作,而真正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所用不多。这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还真有“大材小用”、浪费人才之嫌。

  诚如有的媒体所言,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一项工作,留下或者离开,与觉悟或道德无关。忧虑没有必要,谴责无从谈起。但是我们得想想,我们号召这么多大学生到农村去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恐怕更多的在于让他们肩负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当他们从农村基层工作的“门外汉”刚刚成长为对农村工作相对熟悉,正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却因各种因素纷纷离开,这与其说是大学生村官个人的损失,倒不如说是我们村官计划的失败。

  在事实面前,我们不得不接受大学生把“村官”当成“跳板”,是个人发展的一个台阶的评判!诚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学生村官也不是终身职业,谁也不能强求他们一辈子,可这样频繁地、走马灯似地新陈代谢,只会是把农村当成了培养人才的试验田,这和一个城市“五年换三个市长”又有多少区别呢?

  三年合同期满,大学生“村官”们是去是留,似乎无需苛求。但稳定大学生村官队伍,让他们在基层扎扎实实地干出一番事业来,也是我们的共同愿景。怎样营造栓心留人的环境,留住人才,让他们安心扎根基层,踏实工作,做出一番成就是,恐怕是我们各级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并迫切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