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思考:自己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我是平谷区金海湖镇的一名08届助理,怀着对老百姓的感情和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我来到了这片美丽的桃花之乡。转眼间半年时光已经悄然过去,我发现自己真的热爱这里的人民,真的想为他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这半年里,我熟悉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延续了大多数助理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平时,政府各科室有事会直接给我们短信,村里各村委有什么活也会完全或部分委派给我们;闲下来的时候,我们会下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和他们拉家常,话古谈今,无比亲切;偶尔,我们一帮助理也会围炉夜话,聊聊现状,聊聊前程……而时常,我会静下来思考,这半年来我达到最初的目的了么?自己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我该怎么走下去才能实现理想?
我发现这半年很忙碌,却没有实现应有的价值,是忙碌的内容所限,也有很多别的因素,总之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因我而改变!而我深知,自己内心里有很多的想法,那种建功立业的心情好像时刻就要破茧而出。但若要实施,又觉得那么无助!这是我的体会。而通过观察,我发现很多人为环境所郁闷,为前途而忧郁,像我这种情况的人竟是那么的普遍,那么的大众化!这一刻,我不能忍受,我必须发出最强烈的呐喊!
我想从两个方面描述所观察和感受到的实际情况,尽管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是代表几个乡镇,甚至一片地区应该是可以的。
首先是日常工作上。不客气的讲,大部分助理的大部分工作在于取代或打破村里或镇里的原有分工,工作的意义仅仅是为村两委及政府各科室减负,减到对方一身轻松!当然,成绩是有的,凡我们经手的事情比起政府科员或是村委会的其他人,那是规范和高效多啦。但是,这终究不是合理的分工,也剥夺了我们存在的意义!对此,我们不能简单的怪罪于基层科员与村委会成员的自私自利,因为这只是人性使然,不是根本原因,要说根源在于目前的情况下村官岗位本身很模糊,没有一个准确定位,没有很明显的权限范围。因此,作为一个外地人走进别人的圈子,在没有什么话语权的情况下,很自然的就成为了被使唤的对象。
从思想动态上来说,经过来这里之初的一番摸索,大部分村官选择了无作为,村官群体缺乏一种开拓进取的风气,没有在农村展示出天之骄子应有的气魄和激情!但是,我总认为,他们,包括我,是无辜的,大学生助理是有很大潜力的。他们中间的很多人有知识,有头脑,有理想,有热情,未来还得靠他们。只是目前的环境决定了他们是孤立的,没有足够的空间,他们需要指引,需要调动,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激发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我觉得,政府最应该做的,就是解放思想!真正了解基层的人,一定会认为农村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能快速带动农村人民发家致富的,必须要通过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大刀阔斧的改革来加固农村的血脉,加速其自身的造血功能。既然把推行大学生村官制度作为一个战略,那么就应该有战略高度的规划,那么就应该相信他们,让其走在推动农村改革的最前沿。通过解放自己的思想,敢于压担子下任务,进而带动大学生助理的改革和创新精神,在政治上,要广开言路,及时采纳,在经济上,要其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并鼓励参与。总之,要在大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积极、进步、勇于创新的文化。进而为解决农村问题开拓思路,进而带动和推动农村老百姓的开拓进取,进而在农村掀起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的浪潮!我相信改革是这个时代的精神,也是振兴农村最强大的武器!!如果有很好的引导,大学生村官,将揭开这个序幕!
我们很明白,目前的情况只是暂时的,某些问题不能掩盖政策的光芒。从国家的本意来考虑,大学生村官就是振兴农村的一股重要力量,给予了我们良好的待遇和非常的关怀,只是在探索前路的过程中对于如何开发培养大学生村官、如何用好大学生村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完善的政策。我坚信,来自大学生村官的声音一定会被重视,他们好的建议一定会被采纳,各项合理的政策也会陆续出台,只是希望这个过程能快一点,再快一点!
- 北京农学院:打通从农技到田间的"最后一公里" (2009-06-19)
- 怀柔镇红螺镇村党支部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本科党支部携手“红色1+1 (2006-09-29)
- 渤海镇苇店村党支部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支部开展红色“1+1”主题教育活动 (2006-09-21)
- 红色1+1活动进农村 (2006-10-19)
- 长哨营满族乡上孟营村与华北电力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红色1+1” (200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