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紫荣:大学生就业莫忘农村大舞台
来源:荆楚网
作者:刘紫荣
12月17日,重庆市紧缺人才专场招聘会在清华大学举行,面向全国招聘6500名大学毕业生到该市工作,包括2500名村官。重庆市人事局副局长冉隆江认为,因为东部地区受金融危机影响,人才吸收能力有所下降,现在是重庆吸收高层次人才机会。(12月14日《新京报》)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庆市化“危”为“机”,储备各类英才,值得提倡。尤其是该市从大学生中招聘2500名村官,更是让人为之眼前一亮。它为大学生就业指出了一条新路,即广阔而潜力无穷的农村。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比去年增加64万人。预计2009年,将会突破600万人。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只会进一步增大。从近期的招聘形势看,招聘总量、外企和大型国企用人数量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对大学生而言,除了把目光盯住城市就业外,还可以把视线转向广阔的农村。其实,农村也是个大舞台,有“才”的大学生一定能找到用武之地。
比如,当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类人才,需要能促进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领导者、能引导农村先进文化繁荣的组织者、能为广大农民群众谋利益的带头人,需要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领头雁”。大学生充满激情与活力,敢于进取、富于创新,回到农村去当新农村建设“领头雁”,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再比如,当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大学生到农村去创业,也是一条很有潜力的就业之路。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养殖、种植、农业企业等创业致富的门路越来越多。但遗憾的是,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乡村能人“流失”于城市,许多地方缺少敢闯敢干的致富“带头人”。这正为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留下了创业空间。同时,国家出台的贴息贷款等一系列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去农村创业清除了“拦路虎”。
还比如,当边远农村的“志愿者”。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还可以选择去边远的山区“支教”、“支医”,去信息不畅的地方当政策的“讲师”,去不和谐村庄当法律法规的“宣传员”等等。如此,我们既可借机了解农村的现状,又能服务新农村建设,以此磨砺意志、加深阅历、增长才干;还能等来经济形势的好转,迎来新的更好就业机遇。说不定,在服务中还能发现创业的“商机”呢。一举多得,值得尝试。
农村是个大舞台。选择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一定会有出息的。现实中不乏成功的典型。比如,安徽农业大学19名大学生到凤阳县担任为“村名誉科技副主任”,两年建起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吸纳70多户农户加入,发展大棚蔬菜200多亩,每亩地收入5000多元。
农村是个大舞台。时代需要大学生们转变就业观念,迈出这可贵的一步,扎根广阔的农村化“危”为“机”,轰轰烈烈地干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当代青年的大事业。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庆市化“危”为“机”,储备各类英才,值得提倡。尤其是该市从大学生中招聘2500名村官,更是让人为之眼前一亮。它为大学生就业指出了一条新路,即广阔而潜力无穷的农村。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比去年增加64万人。预计2009年,将会突破600万人。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只会进一步增大。从近期的招聘形势看,招聘总量、外企和大型国企用人数量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对大学生而言,除了把目光盯住城市就业外,还可以把视线转向广阔的农村。其实,农村也是个大舞台,有“才”的大学生一定能找到用武之地。
比如,当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类人才,需要能促进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领导者、能引导农村先进文化繁荣的组织者、能为广大农民群众谋利益的带头人,需要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领头雁”。大学生充满激情与活力,敢于进取、富于创新,回到农村去当新农村建设“领头雁”,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再比如,当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大学生到农村去创业,也是一条很有潜力的就业之路。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养殖、种植、农业企业等创业致富的门路越来越多。但遗憾的是,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乡村能人“流失”于城市,许多地方缺少敢闯敢干的致富“带头人”。这正为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留下了创业空间。同时,国家出台的贴息贷款等一系列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去农村创业清除了“拦路虎”。
还比如,当边远农村的“志愿者”。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还可以选择去边远的山区“支教”、“支医”,去信息不畅的地方当政策的“讲师”,去不和谐村庄当法律法规的“宣传员”等等。如此,我们既可借机了解农村的现状,又能服务新农村建设,以此磨砺意志、加深阅历、增长才干;还能等来经济形势的好转,迎来新的更好就业机遇。说不定,在服务中还能发现创业的“商机”呢。一举多得,值得尝试。
农村是个大舞台。选择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一定会有出息的。现实中不乏成功的典型。比如,安徽农业大学19名大学生到凤阳县担任为“村名誉科技副主任”,两年建起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吸纳70多户农户加入,发展大棚蔬菜200多亩,每亩地收入5000多元。
农村是个大舞台。时代需要大学生们转变就业观念,迈出这可贵的一步,扎根广阔的农村化“危”为“机”,轰轰烈烈地干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当代青年的大事业。
延伸阅读:
- 重庆:5亿元打造大学生村官 (2008-08-17)
- 重庆:用5年时间 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 (2008-08-19)
- 璧山健龙乡给新任“村官”集体“上课” (2008-09-25)
- 放弃高薪当村官 本科生解决130村民就业 (2008-09-25)
- 大学生村官:一本明白账赢得村民心 (2008-09-25)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