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把大学生村队伍纳入干部培养范围
北斗村的龙玲、石梯子村的苏军、龙顶村的聂刘勇、清油洞村的刘尚林、苟家嘴村的柏云、双谷村的李萍,是2008年和2009年下派的大学生“村官”。
这些初入社会、稚气未脱的大学生“村官”,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成长为一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迎龙镇党委书记舒朝斌说,从这些大学生“村官”到迎龙任职的第一天起,镇里就将大学生“村官”与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村级后备干部一起,作为年轻干部培养范围的4支队伍之一,并根据其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与培养机制。
一般而言,这些大学生“村官”主要承担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协助村支两委从事日常性管理与服务工作,其目的是让他们充分了解农村基层实际、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联系;二是承担镇里的一些专项任务,如重要节会、理论政策宣讲等,其目的是增强他们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增进对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工作的了解。
苟家嘴村党支部书记江文书认为,这种培养方式非常管用,不仅可以迅速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也可迅速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江文书说,柏云去年刚到村里任职时,还像个“实习生”一样,做什么事都要靠他在一旁指导,短短一年时间,他就已成为一名能独当一面、工作能力出色的村干部了,现在做什么事情,只需交代一句,他自己就能独自出色地完成任务。
今年6月,南(岸)涪(陵)公路建成通车后,南坪至木洞的公交车改变了线路,致使龙顶村群众出行困难,小学生每天要步行一个多小时上学,村干部找了不少部门也无计可施。村官聂刘勇直接给南岸区委书记信箱写信,促成了事情的圆满解决。目前,南坪至木洞的公交车每天早晚各开两班走原来的线路,解决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问题,南岸区教委也将迎龙小学纳入寄宿制学校建设范围。
用大学生“村官”的长处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
“不是龙玲的话,我们也得不到这个先进。”前不久,北斗村被评为全市“三项制度”活动的先进,村支部书记杨孝刚说,龙玲帮助村里建立了一套制度管理体系,确保村民反映的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杨孝刚说,其实在“三项制度”实施以前,村干部也会走访村民,解决一些问题,但都没有落实到人头,也没有相关的规章,一些稍微棘手的问题常常是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三项制度”在2008年底启动实施后,龙玲结合北斗村实际,制定了一项“民情分析会”制度,村支两委委员每周都聚在一起开一次“民情分析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然后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并规定了解决问题的时限。截至目前,北斗村村支两委已为村民解决了675个实际问题,“民情分析会”制度也在全镇得到推广,受到群众好评。
不仅如此,龙玲还促进了村支两委的规范化建设。过去,北斗村的四职干部不会用电脑,会议、上报材料用手写,没有存档,至于处理村级事务,就连手写材料都也没有,只是口头说了了事。这样一来,造成村级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
龙玲被下派到北斗村后,充分发挥她会用电脑、会写公文的长处,对村里的各种资料实行电子化管理,将过去的“田坎办公”变成了“办公室办公”,大幅提高了村级组织建设的规范化水平。
迎龙镇镇长周丽萍说,要培养好大学生“村官”这支队伍,关键在于用好这支队伍,发挥他们的长处。相对村里的四职干部而言,大学生“村官”文化知识高,在使用电脑工作、公文写作上具有明显优势,为此,他们在安排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时,就让他们更多地从事宣传、远程教育、公文写作等工作。
大学生“村官”在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上的作用,在“三项制度”活动开展中得到了明显体现。在全镇“三项制度”工作开展情况检查评比中,下派有大学生“村官”的村,普遍好于其他村。
周丽萍说,正因为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村里的干部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态度也有了明显变化。过去,村里接受大学生“村官”是“服从”,现在则是“欢迎”,许多没有大学生“村官”的村,都向镇里要大学生“村官”。
用大学生“村官”的创造力推进镇域经济发展
舒朝斌说,用好大学生“村官”队伍,不仅仅是将他们安排到各个岗位上埋头苦干就行,还要将他们作为一支不可多得的人才队伍,发挥他们年轻、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优势,为全镇发展出谋划策。
而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一个重要途径是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只有这样,他们的思想才能碰出火花,他们干事业才会有更大的动力。为此,迎龙镇在大学生“村官”的使用上与村里的四职干部截然不同,他们除了村里的工作,还有部分时间作为一个团队参与镇里的工作。
舒朝斌说,自从有了大学生“村官”以后,镇里将吴小平葡萄节、“七一”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全部交给了大学生“村官”,由他们去组织、策划、实施,以增强他们的凝聚力。这样做的效果非常明显,现在,他们不仅镇上的工作一起上阵,就连村上的工作也一起上阵,比如柏云在村里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另外5名大学生“村官”也会前去帮忙,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区划限制。
今年3月,南岸区地税局到清油洞村开展“结穷亲”活动,一位干部提出想在村里租地种菜的想法。刘尚林将这一情况与另外5名大学生“村官”说了,大家很快就“碰”出了一个主意:能不能结合“结穷亲”活动,在村里开办一个现实版开心农场,既可增加农民收入,还可满足单位职工农事体验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对结穷亲的帮扶由“输血”转化为“造血”,促进了“结穷亲”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很快,清油洞村的开心农场就变成了现实,南岸区地税局在清油洞村租了33亩土地、聘请了8名村民管理农场,每亩土地每年租金为1000元,管理人员每月还有800元至1000元的工资。村民刘曾强出租了两亩土地,并担任了农场场主,每年的租金、工资达到1.4万元。
在成功运作清油洞村的开心农场之后,6名大学生“村官”又开始从提升全镇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思想“碰撞”,策划出了“开心农场·迎龙园”项目。这个项目得到了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肯定,在今年7月的葡萄节上,迎龙镇大张旗鼓地推出了这一项目。
南岸区旅游局局长周旭高度评价说,被明月山脉所环抱的迎龙镇,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山水田园景观,距离主城区又近,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开心农场·迎龙园”项目克服了农业旅游项目在季节性、体验性等方面的限制,极大地丰富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形式与内涵,它将在葡萄节、枇杷节等项目的基础上,为迎龙打造乡村休闲度假胜地增添又一重要“武器”。
- 重庆:5亿元打造大学生村官 (2008-08-17)
- 重庆:用5年时间 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 (2008-08-19)
- 璧山健龙乡给新任“村官”集体“上课” (2008-09-25)
- 放弃高薪当村官 本科生解决130村民就业 (2008-09-25)
- 大学生村官:一本明白账赢得村民心 (200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