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忠县多举措打造大学生村官成长畅通工程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

自重庆市实施大学生“村官”选派工作以来,忠县严格按照《重庆市培养大学生“村官”二十条措施》要求,以“强化三项培训、健全三个机制、搭建三个平台”为实践载体倾情打造大学生“村官”成长“畅通工程”,促使早日成长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

  强化三项培训,铺设大学生“村官”成才“起跑道”。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培训。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的十七大重要精神,市委三届六次、七次、八次全委会重要精神等方面,定期集中在县委党校开展政治理论培训,不断夯实大学生“村官”理论基础。二是强化素质能力培训。精心制定出大学生“村官”培训规划,邀请市内外专家学者、县级领导、行业骨干和农村基层干部围绕“三项制度”、创先争优、基层党建示范县创建、“三项活动”、农户万元增收、“五个忠县”建设等中心工作,定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基层党建、“三农”政策法规、农村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自身综合素质。三是强化廉政建设培训。以“三项治理”活动为契机,通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专题片、开展反腐倡廉专题讲座、听取罪犯现身说法、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唱读讲传”等活动方式,督促大学生“村官”筑牢思想防线,不断增强大学生“村官”廉政意识。目前,共举办各类大学生“村官”培训班45期。

  健全三大机制,搭建大学生“村官”成才“行车道”。一是健全关怀机制。优先把女大学生“村官”和县外大学生“村官”分配在交通便利、条件相对较好的村,把籍贯或对象是周边区县的大学生“村官”优先安排在与之接壤的周边乡镇;选择条件较好的村支“两委”干部接收安置大学生“村官”,所需生活用品和工作用品由所在乡镇统一配置;对积极要求进步的大学生“村官”,在乡镇党委严格考察的基础上,优先列为党员发展对象。二是健全帮带机制。为每名大学生“村官”确定至少3名以上党性强、素质高、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搞好“传、帮、带”,传授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帮带干部定期检查大学生“村官”的驻村工作日记、“三项制度”民情日志及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指出不足处和需要改进地方;乡镇党委结合中心工作定期制定大学生“村官”工作指导要点,引导他们成为政策宣传员、民意传达员、科技辅导员、纠纷调解员、工作助理员。三是健全考核机制。认真落实“县、乡镇、村”三级工作目标管理和“双述双评”制度,其考核成绩作为大学生“村官”争先评优、工作考核、公务员考察录用重要依据;村级党组织、乡镇党委和县委组织部每半年专题听取大学生“村官”工作小结,乡镇党委、纪委和县委组织部每年专题听取大学生“村官”述廉述职;充分利用以电视台、忠州日报、《忠县红岩网》、《忠州新闻网》、《忠县政务网》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为主的“一台一报四网”互动宣传平台,大力宣传优秀大学生“村官”, 激发他们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据统计,今年全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帮扶大学生“村官”开展谈心活动750余次,帮助新农村建设规划70余个,“大学生村官在行动”专栏共宣传10名优秀大学生“村官”。

  搭建三个平台, 畅通大学生“村官”成才“快车道”。一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整合县商务局、农委、经信委等县级部门资源优势,利用手机短信平台不定期向大学生“村官”发送创业信息,同时积极邀请部门负责人、企业业主和致富能人为大学生“村官”“面对面”传经授课,分析创业项目、讲解创业过程、提供创业咨询,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建立起了双向互动的交流平台。据统计,共发送创业信息700余条,邀请40多名专家前来授课,结成农户万元增收创业对子180余对。二是搭建政策支撑平台。组织县财政、发改委、旅创委、科协等部门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政策支持和后勤保障,充分发挥他们聪明才智,重点挖掘和创造创业“金点子”,将其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借助2010年5月首届重庆大学生“村官”创业设计大赛平台,共收集到《养37-石宝寨泰国虎纹蛙无公害养殖基地》、《旅40-石宝寨后溪湖休闲旅游园》、《服47-重庆柑橘劳务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5个创业“金点子”。三是搭建实践锻炼平台。依托忠县职教中心、乌杨船舶工业园、柑橘示范园区等人才实训基地做为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实践基地,在定期开展创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组织部分大学生“村官”参与人才实训基地的发展、经营、管理过程,兼任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通过边学边干,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能力。石黄镇六合村主任助理李军运用所学养殖技术,与当地村民蔡晓溪合资兴办了一个养猪场,年出栏量120多头,带动全村20余户走上致富道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学生“养猪王”。(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