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离自主创业成功还有多远

来源:浙江文明网 作者:应杭锋
随着大学文凭的泛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面临找工作难题,昔日的优势如今不再,使得他们前途迷茫,无所适从。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中央和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想方设法予以解决。那么,效果如何呢?

  2005年,中央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地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2008年,为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中央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由此,大学生“村官”应运而生,成为新时期的一大新生事物,同时也为时下的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据统计,我省从2006年开始统一部署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到2008年底,全省共选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高校毕业生18533人,完成“一村一社区一名高校毕业生”目标的57.27%。目前在岗16946人。“按照全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计划,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一开始绝大多数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主要从事文书、档案、远教等工作。”浙江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后,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搞调查研究,开展访问座谈,体验生活,融入农村,在服务新农村、推进村级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笔者所在的嵊州市某镇,下辖1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大学生“村官”配备最多时达到16个,自2008年起,每年都有一小部分考录进公务员队伍。据统计,2008年有1人,2009年有2人,2010年有2人。其中考入邻近县市2人,本县乡镇的2人,局机关的1人。剩下的11人中,有6人借调在政府工作,虽然是临时性的,但其优越性相当明显。一方面,政府部门的方方面面的政策文件和有关材料可以接触到,有利公考。另一方面,基层政府迎来送往、各色人等都会碰到,对积累人脉大有好处。但唯一例外的是,其中没有一个人从事创业。问其原因呢,有的说没有启动资金,有的说周围没有人带头创业,自身也就缺乏动力,还有的安于现状,不想“折腾”,习惯于过安稳日子,每周有事呢去趟村里,没事呢就自由安排,无牵无挂的。一部分人呢,在另外单位兼职上班,赚点钱。当然,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闲下来还是在看书学习,准备公考的,毕竟这是多数人的一大目标追求。放眼全省,其实大学生“村官”创业者比比皆是,到处都是榜样。浙江绍兴越城区北海街道社区的支部书记助理、大学生“村官”沈一鸣,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帮助社区百余名下岗妇女学习花艺,并计划开办自己的花艺设计工作室,带动更多的人就业。桐乡市的大学生“村官”潘黎、陈小忠和他们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团队,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在农村工作的重点,积极发挥自己农业专业的长处,共同投资开展湖羊规模化养殖,在当地农户中起到了示范效应,带动了一批村民开展湖羊规模养殖,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在嵊州市北漳镇工作的吕柯等6名党员大学生“村官”,立足山区,联合当地的15户农户,按照“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八月岭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这是该市首家有大学生“村官”参与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先后与浙江林业大学等多家大专院校合作,引进优质番薯、花生、茶油等新品种,引领当地山区农民致富……

  浙江是非公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不少大学生“村官”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自主创业,当上了“老板”。这得益于浙江各地积极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努力为“村官”们铺平创业之路。比如为解决大学生村官“缺项目、不能创”的问题,嘉善县建立创业项目库,通过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各经济部门选拔推荐、企业家协会选送等渠道,征集投资小、见效快、周期短、收益大的项目,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考察论证,优选一批项目,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为解决大学生“村官”缺技能、不会创的问题,杭州市开设创业专题培训,在大学生“村官”群体中发放教育培训券,为他们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解决大学生“村官”缺资金、不好创的问题,上虞市推出创业贷款,对自主创业、领办企业的大学生“村官”发放创业贷款卡,目前已经向第一批大学生“村官”提供贷款890万。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见,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空间、创业条件等等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出台了许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也许,所需要的就是创业的勇气和信心、决心。衷心希望,所有的大学生“村官”能在创业之路上迈出勇敢的第一步,留下最坚实的脚印,相信,成功离我们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