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新聘大学生村官奔赴农村一线工作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黄玲

  南宁市125名新任大学生“村官”

  奔赴农村一线参加工作

  ----南宁市2011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圆满完成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南宁市2011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自5月底全面启动以来,坚持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整体选聘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推进。截至9月27日,南宁市2011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已圆满完成。今年我市共选聘出来自区内外各所高校的125名优秀毕业生到村任职,其中男性52人,占41.6%,女性73人,占58.4%;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114人,占91.2%;研究生学历18人,占14.4%;国家“211”工程院校毕业生16人,占12.8%。与历年相比,今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具有党员比例高、考生学历高、免试考生比例高的“三高”特点。目前所有选聘的大学生“村官”都已深入各自任职村,投身农村基层一线参加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

  我市坚持以培养党政后备干部和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来谋划选聘工作,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打造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眼光出发,坚持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的正确导向,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作为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接到选聘工作任务后,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成立领导机构,抽调精干力量,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选聘工作扎实推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雷应敏亲自审定选聘工作方案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选聘工作。

  严格选聘程序,层层选拔,好中选优

  一方面,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保证了选聘对象的质量。我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确定的选聘条件和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体检、公示等选聘程序,主要选聘30岁以下、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或经学校推荐的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的非中共党员。为提高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整体质量和这支队伍的发展后劲,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报考,今年选聘首次采取部分人员免笔试政策,即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考生,国家“211”工程院校本科学历应届毕业生经学校推荐,通过网络报名后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等都在网上进行,选聘条件、办法、程序、结果都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度。今年我市共吸引来自区内外各所高校的1000多名毕业生报名,通过资格审查720人,免试进入面试104人,按照选聘计划1:1.5的比例确定通过笔试进入面试194人,通过资格复审并参加面试206人,按照选聘计划1:1的比例确定体检对象125人,最终确定125人为选聘对象。选聘工作注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德才表现,确保选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村官”队伍。另一方面,在严格选聘条件的基础上,按照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坚持同等条件下中共党员优先,涉农专业优先,回原籍任职优先的“三个优先”原则和中共党员所占比例不低于80%、男性比例不低于50%的指导性计划进行选聘,并且特别注意选聘那些热爱农村生活,立志在农村干事创业,致力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创新培训形式,提升素质,激发热情

  8月26日上午,为期三天的南宁市2011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岗前培训班在南宁市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培训通过创新培训形式、拓展培训渠道,综合运用课堂讲授、电化教育、实地参观、经验报告、座谈讨论等方式实施培训,达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一是通过聘请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农业厅、广西青年干部学院的专家领导授课,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强化“三农”意识,激发农村工作热情;二是通过课后组织参观武鸣县双桥镇下渌村、杨李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用农村建设发展的良好状况和优秀大学生“村官”的鲜活实例激发新任大学生“村官”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信心和激情,坚定其在农村安营扎寨、奋发向上,带领地方群众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良好意志;三是通过全票当选武鸣县仙湖镇渌雅村党支部书记的武鸣县优秀大学生“村官”黄璧的经验报告和新老大学生“村官”分组座谈讨论,用优秀“村官”的成功实例坚定新任“村官”的理想信念,强化新老“村官”连带帮扶作用;四是通过争取到江苏省宿迁市的支持,提供片源,组织学员观看我国首部描述大学生村官思想、工作、生活的电影《青春路上》,引导他们立足现实,激发情感共鸣,展望美好未来;五是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领导向大学生“村官”赠送书籍,通过对基层工作实用工具书的学习,加深对农村和农村工作的认识;六是在任职前欢送仪式上增加集体宣誓环节,125名新任大学生“村官”面对国旗郑重宣誓,表达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坚定信念,敢做善成、干事创业的饱满热情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的坚强决心。通过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的思想觉悟、激发了工作热情,提升了农村依法行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打开工作局面。

  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反响强烈

  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媒体、手机短信、印发政策文件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建功立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浓厚的社会氛围。一是通过网络宣传,号召广大毕业生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先后在南宁市“绿城党旗红”党建信息平台发布相关选聘信息及公告、公示等共计5条,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二是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选聘工作,其中在《南宁新闻》和《南宁日报》发布选聘工作信息共2条,在《南宁组工快讯》、《绿城党旗红》(内刊)发布信息3条,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三是通过“南宁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向考生群发手机短信,宣传有关政策和选聘流程、注意事项,共计发送手机短信1000余条,确保每位考生熟知选聘程序。四是通过选树典型,邀请优秀大学生“村官”作经验报告,坚定新任大学生“村官”的理想信念,确保他们“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五是通过印发政策文件,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选聘、管理、培养、保障、流动政策,引导他们摆正心态、扎实工作,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真心关注、真情关爱。

  此次选聘工作将为我市农村干部队伍注入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为优化我市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为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激发农村党组织活力,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必要的后备力量;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农村,实现农村社会“十二五”时期开好局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