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临漳县三措并举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刘振山 樊书伟

    邯郸临漳县围绕使大学生村官变成“农村人”、当好“贴心人”、成为“引路人”,按照“下的去、待的住、干得好、流得动”的要求,把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贯穿始终,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搭建培训平台,抓岗前培训,以帮带培养,重实践锻炼,使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发挥,创业激情得到了增强,奉献精神得到了历练,使农村这个“大舞台”成为大学生村官成长的“摇篮”。

  以岗前培训为“基础点”——使大学生村官成为真正的“农村人”

  针对大学生村官接触城市多,接触农村少,理论知识多、实践经验少,创业想法多、成功实施少的“三多三少”现象,在每次选派大学生村官任职前,临漳县委都要拿出专门时间,强化对大学生的岗前培训教育,使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村官尽快实现从“城市人”到“农村人”的角色转变。培训中,从县内外聘请农业、林业、畜牧、法律、计划生育、基层党建等方面的专家,向大学生村官传授农村实用技术、政策法律、财务管理、计划生育、基层党建等方面知识。并邀请临漳县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和优秀大学生村官现身说法,传授做好农村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同时,组织新任大学生村官到临漳县及外地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大学生村官任职典型村、特色种养产业村等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以帮带培养为“着力点”——使大学生村官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针对大学生村官基层环境适应难、工作突破选择难、热点难点攻克难、突发事件应对难的实际,建立了帮扶培养机制,使大学生村官从任职开始就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在较短时间内就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一是明确一名县级领导干部为“工作指导员”。发挥县级领导的思想优势、经验优势,定期深入到村,与大学生村官交流沟通,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工作开展。临漳县委书记李文海分包大学生村官任职的临漳镇北关村,指导大学生村官王敏引领群众发展了草莓、金太阳杏、蟠桃、紫光茄等特色果蔬种植,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使大学生村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得到提高。二是明确一名乡镇干部为“心理指导员”。选择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乡镇干部,定期与大学生村官开展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三是明确村党干部为“生活实践指导员”。由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农村干部负责,在实际工作中传授农村工作经验,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提高工作能力,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四是明确一名致富能手为“创业指导员”。负责向大学生传授创业方法及致富技术,开拓创业思路。帮扶机制建立以来,县、乡、村共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帮扶对子31个,各级党员干部与大学生村官谈心216次,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难题105件,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9个,有力增强了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本领,受到任职村群众的普遍欢迎。

  以实践锻炼为“根本点”——使大学生村官成为致富的“引路人”

  临漳县委把工作重心从解决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出路问题”,转移到“促进大学生村官锻炼成才”上,搭建“三大平台”,真正融入农村。一是搭建大学生村官创业推介平台。建立完善了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评审机制,合理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与履职之间的矛盾,防止“一窝蜂搞创业”的现象发生,为大学生村官创业保驾护航;二是搭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平台。依托县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四海碳素、四方建筑学校、照天法律事务所,建立了大学生村官“一园区三中心”实践培训基地,即农业培训示范园区、工业培训实践中心、建筑培训实验中心、法律培训中心。定期邀请县农业局、建设局、科技局等方面专家组成讲师团进驻基地,培训辅导,提高了大学生村官致富本领。建立“一园区三中心”培训基地以来,大学生村官共建立法律援助中心8个,创办企业5个,发展特色蔬菜和果树种植2100多亩,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张村乡李家寨村大学生村官崔素鹃利用在培训基地所掌握的养殖技术,投资8万元,带头在办起了黄粉虫养殖项目,并无偿向群众传授养殖技术,发展黄粉虫养殖450万只;三是搭建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通过组建专业团体、产业协会、服务小组等形式,对大学生村官实施分类管理,发挥不同群体大学生村官的团队优势,为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提供广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