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 成为河南省虞城县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左志高

  河南省虞城县大杨集镇南杨楼村大学生村官闫鹏飞,在网上获得种植蘑菇风险小,收益大,易推广,积极引导南杨楼村民发展双孢菇、草菇温室38座,还从福建引来了一家食用菌加工厂,帮助村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这是虞城县大学生村官带领群众致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由于长期以来虞城县委县政府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规范管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正逐步成长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扎根农村,服务百姓”成为了大学生村官的坚定信念。

  完善制度强化培训

  虞城县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全面提升了该县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水平。该县制定下发了《虞城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统一为全县650名大学生村官建立了详细的电子档案;并建立了大学生村官请销假制度、签到制度、月检查季汇报制度。同时,该县还聘请省市专家教授,对大学生村官就计划生育、农村常用法律法规及入村后如何开展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全面轮训一遍,进一步提升他们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积极引导发挥作用

  虞城县委根据大学生村官知识面宽、思想观念新、信息渠道广、工作热情高等特点,积极为他们搭建服务平台,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六大员”。一是政策法律的宣讲员。二是发展生产的信息员。三是改善民生的办事员。该县营廓镇马屯村大学生村官李婷婷在帮助村民搞好烟叶种植,负责本村养猪场技术指导的同时,还经常慰问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今年初,她毅然将积攒下来的工资及为结婚准备的2万元钱捐出来,给村民修了一条1.1公里的砂石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四是增收致富的领航员。引导大学生村官在所驻村上项目、建基地,以实际行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该县田庙乡大学生村官刘玉东鼓励村民办起了养殖场、楼板厂、井筒加工厂等项目,并把废闲土地种上速生杨。如今,后刘村已经有近一半的村民有了自己的企业,1500亩速生杨长势喜人;五是科学技术的推广员。六是文明新风的引领员。该县黄冢乡西街村大学生村官王明涛不顾个人安危,协同赶到的民警将2名歹徒制服,确保了人民财产安全。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闻集乡黄宋村大学生村官郭玉柱帮助该村困难户和外出打工人员家庭浇麦100余亩。6月3日,虞城县遭受了冰雹和龙卷风严重的自然灾害,灾情发生后,该县大学生村官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抢险救灾工作中,帮助安置受灾户570户,修缮房屋328间,清理路障222处,扶植树木22992株,协助抢修电力线路8090米。帮助特困家庭收割小麦81670亩,捐款43250元钱为特困户支付收麦款。该县黄冢乡大学生村官王明涛、赵金刚自掏腰包8000多元,为低保户、贫困户义务收麦200多亩。

  筛选项目带头创业

  为了帮助大学生村官走向创业之路,该县组织部门联合劳动局对180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SYB即创办你的企业知识培训,使大学生村官掌握了一技之长。同时,还邀请各行业成功的青年企业家代表与大学生村官面对面交流,传授创业成功经验。虞城县委结合实际筛选一批投资小、风险低、回报快、可操作性强的创业项目,供大学生创业参考选择。该县利民镇乔庄村支书助理、大学生村官蔡高峰入村后,结合该村蔬菜种植优势,多方联系,与山东单县一家企业合资年加工2000吨蔬菜的兴科食品公司,直接带动周边49个村庄的3720户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截至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官自办企业4个,与村民联办企业11个,上致富项目17个。

  河南省虞城县大学生“村官”任职以来,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与群众打成一片,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成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好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受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