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聪颖:爱种红薯的女“村官”
鲁山县辛集乡史庄村北山坡片片红薯地里,忙碌的村民们脸上绽放着喜悦的笑容:“这闺女弄的这红薯苗还真不错,还是第一次见长恁大个儿!”村民正在议论的是村里的女大学生“村官”殷聪颖。
殷聪颖刚进村时,一个女孩儿,面对全村陌生的面孔、生疏的工作,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下手。于是,她走村串户把了解村情作为自己工作的起点,很快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史庄村有三个自然村,村上可耕地面积少且大部分为坡地,土壤贫瘠,村民生活贫困。一天,殷聪颖到史庄李村自然村村民李海燕家走访,临走时李海燕拉住她:“闺女,你为人实在没架子,这是自家坡上刚出几天的红薯,你别嫌少,带回去尝尝吧!”拗不过村民的热情,殷聪颖收下了红薯。还别说,这红薯虽然个头不大,但味如甘栗,好吃着呢。通过进一步的走访,殷聪颖了解到红薯出粉率高、多用来加工粉条,市场供不应求。史庄村坡地正适合红薯生长,村里种植红薯历史较长,但品种老化、产量较低,近年来的种植量正逐渐减少。
一心想为村里找条致富路的殷聪颖,萌生了改良种植品种、带领群众扩大红薯种植的想法。她通过互联网查阅了大量有关红薯种植方面的资料,并和村干部一起到许昌等地实地参观,初步确定了从许昌种苗基地购买红薯种苗的方案。可是,由于购种苗要预交定金,村两委领导一时间下不了决心。殷聪颖经过反复细致的考虑,觉得上新品种红薯可行,便横下心自己出资2000元,2006年11月从许昌种苗基地定购了10万株“脱毒868”优质红薯苗,还带回了一块7.5公斤的红薯样品。
回村后,殷聪颖自费印制传单,带着红薯样品和宣传光盘开始大张旗鼓地发动群众。为起到示范作用,她自己也租种了村上1.5亩地带头种植,并承诺群众全部种苗按进价向群众发售。刚开始,一些群众不理解:“真按进价卖,你图什么呀?”殷聪颖答:“不图什么,就图这次能改良成功,大伙过上好日子!”还有群众对种苗半信半疑:“你把苗拉回来后,我看中了再买。”或是:“我要上几把(每把100棵)种种试试,中了再说吧。”殷聪颖没有灰心,经过多次耐心动员,终于将10万株种苗全部预售。
2007年四五月份,到了红薯栽种时节。可连续两个月天气干旱,村民吃水困难,生产用水更是缺乏,种苗根本无法栽种,情急之下,殷聪颖患了喉炎。这时,有的群众提出要退款,个别村干部也有怨言,顶着巨大压力的殷聪颖,在背人处忍不住掉了眼泪……面对群众的牢骚,她下定决心:赔了自己一个人承担,并先后为30余户群众退了800余元种苗预订款。
许昌种苗基地领导非常理解殷聪颖的困境,把合同预定的发苗日期推迟了将近1个月。5月20日,殷聪颖带着干粮找亲戚帮忙自费去许昌拉回种苗。看着殷聪颖拖着带病的身体,还如此费心地为村里的事忙前忙后,村民们被深深感动了,退款的群众又主动找到殷聪颖,买回了预定的种苗。仅仅一天半时间,全部种苗领购一空。5月30日,天降大雨,红薯种上了,村民们笑了,殷聪颖的喉炎也不治而愈。
如今,史庄村百余亩的红薯长势喜人,商家纷纷找到种户要预订收购,预计亩产不低于6000斤,每亩增收近千元。村民们说笑着,享受着收获的喜悦,殷聪颖也在盘算着她的下一步工作:她要想法为村民找寻更多的致富路子,让乡亲们的日子更富裕!
- 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 创佳绩 (2007-11-04)
- 乐当“猪倌”的“大学生村官” (2007-12-05)
- 郑州惠济区“村官”师航:关键在理顺“三气” (2008-07-26)
- 女大学生村官侯小宁:村里更有意思 (2008-12-23)
- 农民对“村官”有四盼 (2007-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