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阳县大学生村官俎少杰:我是村里人

来源:原创 作者:谷运岭 刘继伟

2007年11月,我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干决心,怀着对农村的满腔热情,来到舞阳县文峰乡张集村担任副书记。驻村之前,听到有种议论是说所在部门没钱没权,帮群众办不了多少事,“下也白下”。通过实践,我认识到,干部驻村,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是给群众多少钱,办几件事的问题,而是一项政治任务:用实际行动在群众中塑造党的新形象,提高各级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凝聚党心民心。

作为大学生村干部,来到农村后,从不被接受到接受,再到信任和支持,这个过程确实很艰难。我逐渐学会了调整心态,把失落作为一种人生体验,把吃苦当成一笔人生财富。

入村以后,我首先树立“我是村里人”的信念,把自己当作张集村的一个村民,增强主人翁意识,坚持驻到村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发展,以把张集村 建设成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己任,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搞好村情调研,积极开展十七大精神的宣传活动,热心服务党员干部群众,为构建和谐新农村发挥了积极作用。驻村以来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以村级班子建设为重点,强基础、重民主、促规范,努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只有村“两委”成员团结一致、奋发图强,才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确定任务后, 我从交心谈心入手,与各个党小组过组织生活会,就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进行探讨和交流,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多次召开两委班子联谊会,协助村支书加强两委班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协助张集搞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民代表议事、一事一议、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建设,真正用制度来规范村两委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稳步推进村级组织建设的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二是积极协助村支书做好日常村务工作和领导交办的事项。协助村委进行沼气工程建设,向群众发放 沼气设备,目前已建成的沼气池有 20 多座,预计到明年5月份能发展到150座左右的规模。 同时,作为市环保局特聘的乡村环保监查员,我积极向村支书建议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并参与了村中污水排放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积极多方协调关系为建设美好张集献策献计。08年3月份,在上级领导的统筹下,在全体村民的支持下,全村干部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对村室进行了改造,拆除了村委大院的围墙,将村委会建成集文化、娱乐和健身于一体的活动中心向群众开放,成为村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新建成的村室设有村委会议室、远程教育室、党员活动室等场所,使张集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农村治安自我防范和自卫能力降低,使农村社会治安隐患增加。为此,我多次与村支书交流意见,协商应对措施,并积极参加村里的夜间巡逻活动。同时加强与当地公安机关的联系,使治安案件得以尽快处理,以威慑违法犯罪,取信于民。另外,提倡见义勇为,鼓励农民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充分发挥群众在治安防范中的作用,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是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教育落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法制教育滞后,农民农闲时除了谈天、打麻将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形式的娱乐方式。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先是协助村支书为张集村建成了图书室。在此基础上,大力建设党员电教室和文化广场。同时认真组织科技、文化、法律服务“三下乡”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全村的精神风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全村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气息。通过与舞阳县消防大队联系协调,准备近期在张集搞一次防火演练,宣传防火、救火和自救的基本常识,消除村中火灾的隐患,使村民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通过这次驻村工作,使我无论在与群众感情上,还是对农村现状、自身职责的认识上,都经历了一次升华,使我进一步丰富了阅历、磨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获得了很大的收获和启示,它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我将用心去诠释这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