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惠济区“村官”师航:关键在理顺“三气”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7月份学校放了暑假,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师家河村的村支书师航才稍微松了口气。原来,四川汶川地震也波及到师家河村,村小学的房屋出现多处裂缝,成为危房。为了保障学生安全,村支部腾出两间会议室让一、二年级的学生使用,三到五年级的学生到邻村上课。两个月来,每到放学时分,村民们都会看到师航和其他村干部站在路上护送学生,村上还为到邻村上课的教师每人每天发放10元的补助。村民们都说:“师航真是我们的主心骨,这样的大学生村官我们信得过!”

  从一名大学生到企业老板,从企业老板到村主任助理,又从村主任助理被高票选为村支书,师航不敢有丝毫松懈,村里的面貌离他的理想还远着呢!

  要接上“地气”

  应该承认现实与理想存在巨大差距,脚踏实地干好每一件小事

  2006年初,河南郑州惠济区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分两批选聘78名大学生到各行政村任职。郑州大学文秘专业毕业的师航此时已自己创业,生活殷实。但怀着改变家乡面貌的念头,经过严格考试,他成为首批选拔的43名大学生村干部之一,担任师家河村委会主任助理。

  满怀一腔热情的师航刚准备大干一场,就迎头被泼了一瓢冷水。村里养鸡专业户多,但较为分散,成本高,抵抗风险能力差。师航想帮几家专业户成立一家合作社,联合起来闯市场。大家一听,哄堂大笑,“大学生就只知道看课本,我的钱怎么能找别人来管?出了问题找谁去?”

  碰了一鼻子灰的师航回到家中,父母劝他别再干了,还是出去挣点钱吧。师航说:“我就不信,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他开始挨家挨户去拜访,张口就是“大爷”“叔叔”,请他们提建议、谈想法。一个月下来,师航记了三大本走访日记,把村里的情况算是摸透了。

  师航的心很细。他听到老百姓反映,有事想跟村干部联系,不知道该找谁,就把村“两委”的联系方式自费打印出来,发给老党员、学校和全体村民。村民谁有事,总能找到管事的人。

  一件小事一下子扩大了师航的影响。他在走访中听一户村民反映,自己家的两亩地因为自来水公司的管道漏水,基本绝产,找过村干部无数次,都没引起重视。好几个月过去了,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

  “要不我帮你问问?”师航决定试一试。

  师航隔两天就往自来水公司跑一趟,直到把人家催烦了。不久,修理队赶来修好了水管,还赔了那村民4000多块钱。惊讶得瞪大眼睛的村民高兴地到处说:“师航这小伙子真不赖,为咱老百姓办实事!”

  打那以后,大伙有事都找他,成不成,马上办。成了,跟人家有个交代;不成,替人家问个究竟。谁家办个户口、小孩上学的事儿,找他;邻里纠纷、赡养老人、交通事故、争地边、喝酒寻衅的事儿,摆不平,也愿找他商量。大伙都佩服,大学生,就是不一样!

  一件件小事树起了师航的威信。当村主任助理三个月后,正逢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全村124名党员投票选支委,他以87票当选,支部委员选支书,又以全票当选。

  “你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赢得大家的信任?”师航说:大学生村官要接上“地气”,真正扎下根,踏踏实实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每件小事。

  让老百姓“顺气”

  必须以身作则,倾听群众的意见,凡事都要公开、公平、公正

  师家河村由师家河、古城、石河三个自然村组成,5000多口人。全村两委会共13人,过去村子又穷又乱,老百姓对村干部有一肚子的意见。

  作为大学生村官,要赢得老百姓的心,还得先让老百姓“顺气”。“这孩子把账目理得清清楚楚,人家还不要一分钱补贴,你说咋不服气?”60岁的侯文增老人不住地夸赞。

  过去的账目表上,村干部的各种报销占了多数,老百姓不知道都是啥名目,看着就来气。为了理顺大家的心气儿,他一上任,就和村委会主任商量,取消了村两委“一把手”的出差燃油费和补助金。其他干部的补贴一概统一审核,张榜公布。

  以往村务公开,实际上是事后告示。师航上任后,重点办好了村民小报《新农村建设》,每月一期,每期的稿子他都亲自写、亲自改,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宣讲农事,公布涉及村民利益的各种事项。现在每到月底,村民都盼着早见到“村民小报”。

  师航说:“大学生村官必须以身作则,倾听群众的意见,凡事都要公开、公平、公正。风气好了,即使将来我不干村支书了,村子也照样能前进。” 

  多给大伙“提气”

  要发挥专长,帮老百姓过上舒心的好日子

  师航说,光凭自己的一腔热情,就是把家底都押上,也干不成。要动员大家一起改变家乡面貌,多干能给大伙“提气”的事。

  索须河位于师家河村的西北部,由于上游不断往河里排污,河水严重污染,群众无法饮用地下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全村群众的心头之痛。

  2007年索须河道改造治理成为郑州市政府的重点工程项目。说干就干,师航带领党员率先进行附属物的清理。群众一看党员干起来了,也自发地加入到劳动队伍当中。

  索须河治理改造完成后,村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但又因为缺少桥梁而使得村民无法种地。为解决这一难题,师航带领村党支部多方协调,2007年在索须河道修建两座生产用桥,现已全部竣工。

  担任19年村干部的刘国喜说:“大学生就是大学生,既讲民主,又能扑下身子干。这下咱真服气了!”

  长期在农村的生活,使师航琢磨出了这样一条理儿:农民不亲眼看到好处,一般不敢投入。2007年,师航组织了以“创业先锋”为载体的“我为党旗添光彩”活动,全村党员纷纷响应。党员刘松杰投资150万元搞起了特色花卉蝴蝶兰的种植,建起了30亩的大棚温室,安排村里的剩余劳动力30余人。现在全村已经形成了以党员先富为龙头,带动全村群众共同致富的良好势头。

  如今的师家河村,村内设有专职保洁员,每组有专用垃圾存放点,建立5个老年活动中心,还被评为市级文明卫生村。去年,全村新建小型沼气池150个,给每户群众和广大党员办理了免费体检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