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感悟:端正态度,真正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佚名

河南沁阳市、修武县、武陟县和温县为了“建设新农村”,竟下发文件要求拔除村民房前屋后种植的农作物,并动员该县公务员、医生和教师回到原籍“拔苗”,完不成拔苗10户的任务可能面临罚款等处罚,与此同时,乡镇干部和村级干部中也掀起整治比拼大赛,落后者将受到组织上的处理。拔苗过程中,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跪地相求都没能保住自家吃菜的豆角。(新京报8月24日)


从甘肃永靖县的“遮羞墙”开始,新农村建设中的闹剧简直是一出又一出。如果说“遮羞墙”是政府不惜花纳税人的钱撑面子,河南温县的“拔苗运动”则是直接从农民的口中夺食。


拔苗涉及的乡村村民生活并不富裕,还有很多低保户,生活上需要自给自足,尤其是在菜价一再上涨的情况下,村民只能指望房前屋后的种植才能吃上蔬菜。但是政府在“建设新农村”中首先考虑的是“治乱”,而不是老百姓吃菜。如果老百姓连菜都吃不上,街路“整洁”了又有多大用处呢?


这场以损害群众利益来满足官员面子和虚荣政绩需要的“拔苗运动”,再一次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搞了个本末倒置,让我们看到了某些地方官员的扭曲的政绩观。同时,联系起此前好多地区上演的“遮羞墙”闹剧,不禁让人疑惑:“建设新农村”的宏伟战略,为什么在基层那里屡屡被走样成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了呢?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那么,建设新农村首先要解决的是群众的吃穿温饱,还是村容村貌呢?当然,村容村貌也很重要,问题是在“吃好”和“好看”两者间,哪一方面是群众更需要的呢?


也许,“吃好”与“好看”不是哪个更重要的问题,而是谁的需要的问题。民以食为天,群众需要的当然是首先要“吃好”;而官员们则以上级满意为己任,以追求政绩为目标,所以首先关心的“好看”。 比如温县,既然被确立为焦作市村容村貌整治的示范县,那么这村容村貌整治得如何,关系官员的政绩;一旦上级要验收检查,要看的也是村容村貌好看不好看,而不一定到老百姓家里去看饭碗里有没有菜。把苗拔掉了,村容村貌就好看了,上级的精神就落实了,镇里也就可以向县里交卷,县里也就可以向市里交卷;能交卷上级才满意,上级满意,官员才有政绩,而上级满意和政绩对官员们意味着什么,我们就不必细说了吧。


“拔苗运动”再次提醒着我们,建设新农村,必须要首先解决地方政府和基层官员热衷形象工程,以及追求虚荣政绩的问题,否则,这种弄虚作假的思想作风蔓延下去,必将会扭曲新农村建设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