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为120名大学生村官配备“导师”
8月7日,在姜堰市委组织部“走进农村,服务基层”活动启动仪式上,18名部机关科室负责人、18个镇分管党群工作的党委副书记、18个小康示范村的党组织书记与18名新到任的大学生村官结成“三带一”对子,这表明这些 大学生村官在今后3年的实践锻炼中每人有了3名“导师”。
姜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戴庆柳说:“‘三带一’模式是根据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客观要求设计的。部机关科室负责人主要担当‘学习导师’,指导、督促大学生村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同时负有跟踪考察的责任,对政治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及时列入乡局级后备干部培养;镇党群副书记主要担当‘生活导师’,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适应农村相对艰苦的生活,同时负有帮助大学生村官特别是异地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困难的责任,对村一级不能解决的问题由镇协调解决;村党组织书记则担当‘工作导师’,主要负责向大学生村官传授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帮助大学生村官熟悉农村实际,掌握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同时负有‘搭梯子、压担子’的责任,尽快让优秀大学生村官脱颖而出。”
省委党校有关党史党建专家指出,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关键要让他们真正在农村扎根。“姜堰‘三带一’模式涵盖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有利于缩短大学生村官成长周期,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值得肯定!”
据了解,除姜堰外,靖江、兴化也建立了形式不同的“三带一”制度。靖江市明确,镇党群副书记、驻村镇干、村党组织书记三者同时联系帮带1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帮思想、帮生活、帮工作,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农村工作,提高农村工作实际水平。兴化市除明确一名副乡镇级领导干部、一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与大学生村官挂钩结对外,还明确一名青年企业主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培养大学生村官的经营意识,让其熟悉农村经济工作。
市委组织部综合干部处处长尹友平介绍,目前,省选聘到我市的首批120名大学生村官,均明确一名副乡镇级领导干部与其挂钩联系,指定一名优秀村干部“传、帮、带”。在“导师”指点下,他们在熟悉村情、联系群众、深入调研的同时,将参与所在地信访、治安、新农村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积累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经验。
尹友平介绍,首批120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安排到交通方便、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新农村建设先行村、小康建设示范村和“全市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所在村工作。这些村有工作基础,党组织班子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都是“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便于大学生村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3年后,将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面向大学生村官招录乡镇公务员;各类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优先聘用大学生村官;同时,把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纳入后备干部队伍进行重点培养。”
- 江苏淮安 大学生村官应是基层体育人才 (2009-06-16)
- 江苏省铜山县:大学生村官可考副科级 (2009-06-17)
- 江苏省泰州市462名大学生“村官”公示 (2009-06-17)
- 华西村大学生村官:唱响建设新农村的青春之歌 (2008-05-20)
- “一村一品”创业宣讲团受欢迎 (20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