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申燃:在阳光和泥土中成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cheorg
  2005年7月,申燃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通大学。家境宽裕的他成为一名光荣的西部志愿者赴陕西支教。带着“陕西省优秀志愿者”、“江苏省优秀志愿者”、“国家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铜奖”等荣誉回到家乡后,申燃原本可以继承丰厚的家业。但是,去年初如皋市委组织部广泛招录大学生村官时,申燃又毅然地报了名。用他的话来说:“农村工作能锻炼人,积累社会经验,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来服务家乡人民何尝不是件光荣的事情?” “去了西部,我可能会后悔一阵子;但不去西部,我会后悔一辈子。如果现在不去农村,我也会后悔一辈子!”就这样,申燃来到如皋市柴湾镇天河桥村担任村主任助理,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刚来到天河桥村时,申燃为了了解村情,第二天就在田间地头转,挨家挨户跑,仅一个月,他原本白皙的皮肤就被晒得黝黑。努力终有回报,他很快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熟悉了村里的每一条道路,还做出了一张天河桥村基本情况的统计表,就是这张凝聚了汗水的统计表,让村里的干部和群众看到了他的决心,也让大家对申燃刮目相看。

  不久,一项繁重的任务就摆在了他的面前——生猪高热病的调查工作。为了不疏忽每一头因高热病致死的猪,让老百姓的损失减至最小,也让国家的补助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申燃协助主任深入农户,顶着烈日到现场做记录,实地调查。经过他和同事的努力,全村的老百姓都对这个肤色黝黑的大学生竖起了大拇指。

  在柴湾镇开展的争创“全面小康先行村(社区)”竞赛活动中,申燃发挥个人特长,制定了天河桥村竞赛活动计划,将村里的资料和一系列方案制成电子台账,使天河桥村在这次活动中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也因为这次活动,使得申燃在村里干部和群众中树立了一定的威信。

  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为了让老百姓及时了解到十七大的最新动态,他还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和广播等手段及时向村民介绍十七大会议的相关精神。

  在两委会换届选举和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申燃参与筹办了天河桥村的相关工作,吃透了上级的指示精神。通过广播和发放宣传单的形式宣传了两委会和人大的选举工作。

  两委会换届之后,根据新的分工,申燃负责村公共事务、团组织工作和村远教站点的日常维护工作。在申燃的努力下,天河桥村的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他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下载了一些对农民有用的种养殖技术的资料,并及时开展培训,使当地的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在柴湾镇开展的五四青年节活动中,申燃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在镇举行的拔河比赛中,天河桥村获得了第二名,并获得优秀组织奖,为村争得了荣誉。现在到了天河桥村,随时就会听到老百姓说村里的“小申主任”不简单。

  在做好村务工作的同时,申燃还积极参与镇中心工作。去年底得知镇上要修编镇志,所要做的工作相当多,申燃联系在柴湾镇的其他两名大学生村干部,把镇志录入工作全部包了下来。由于时间紧,申燃和其他两名大学生村干部加班加点,通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及时把几十万字的镇志材料交到了镇上,大大减少了镇的开支。

  今年5月,省委组织部要对党员远程站点进行验收检查。申燃在得知没有专业人员对站点进行管理的情况后,他再次主动要求对全镇的远教站点进行软件、硬件的查漏补缺。于是,他放弃了所有节假日,每天很晚才回家,把全镇所有村的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全部整顿到位,并最终顺利通过检查。

  工作一年来,申燃不但把农村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思想更是积极要求进步。今年5月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不管是在天河桥村,还是在柴湾镇,提起申燃,大家都会夸道:“这个小伙子不错!”

  正因为申燃的突出表现和谦虚的为人,不管在村里还是在其他地方,申燃影响着周围的很多人。今年4月20日的《光明日报》在头版登出了报道——《申燃:融入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报告了申燃的先进事迹。在5月4日如皋电视台的大学生村官专题访谈中,他也作为特约嘉宾讲述他的平凡而又闪着光辉的事迹。

  每每提到这些荣誉时申燃总会说:“那些成绩只代表过去,重要的是看你以后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在农村,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那才是做了事;让老百信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那才能体现做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