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村官 有人热心有人冷对

来源:扬州日报 作者:史璞

    寒假已在悄无声息中成为过去,扬大开展的“一人一村(一社区),万名学子进基层”的活动也进入最后的盘点时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关注基层、深入基层、学习基层、服务基层”的活动主题落实情况参差不齐,有些理想满怀的大学生变得更加务实,有些却只是走过场。

  让交流变成暖流

  吴浩是扬大的一名大三学生,他对这次寒假社会实践很关注,因为他的志向就是毕业后当一名村官,这次万名学子进基层的活动他丝毫没有把它当作一次任务,而且勤勤恳恳地投入其中,春节就休息了三天,其余时间都与农村的村干部和农民们呆在一起。在大半个月的时间里,他帮助村干部整理去年的文件资料,规划新一年的工作计划,还深入贫困农民家中和他们交流,送去新年的祝福,村长给他的评语也很有趣,这是某品牌酒的广告“让交流变成暖流”。吴浩对记者说:“这次实践虽然时间短,一些决策我也没能真正地参与其中,但是让我真正地深入了基层,了解农民的真实生活,收获还是很大的。”

  过场走得很轻松

  和吴浩截然相反,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沿袭老套路,托人盖个章应付学校。记者采访了一名刘姓女同学,她承认自己压根没有进村或社区,她说:“到了那儿,我根本什么事情也做不上,我出不了意见,书记也不会让我这个外人知道村里的内部事务,去那儿就是浪费时间。”和小刘一样,一些去过农村的同学也感觉到了农村或社区就是“被闲置了”,不去是为了避免给他们添乱子。

  

  记者采访了常州的一名村官,他说是有学生到村里参加社会实践,但历年来大多数人都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绩,做的主要是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村民还觉得挺新鲜,对大学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认为大学生是政府派下来的,就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但是实践出真知,大学生的文化水平是比一般人高,可要想在基层干出一番事业,首先要有一颗沉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