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洒大地--灌云大学生村干部成长纪实

来源:连云港日报 作者:张芹仲启…

    近日,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灌云县陡沟乡东徐村十几位老党员、村民代表将两面锦旗送到了乡党委大院,其中一面锦旗上写着:“组织选派新村官,东徐面貌大改观”。这位组织派来的“新村官”说的是大学生村干部陈兵。

  2007年7月,陈兵作为省委组织部首批选派到苏北经济薄弱村任职大学生村干部,来到灌云县陡沟乡东徐村任党总支副书记。到村任职一年多来,这位“小陈书记”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民意,在河塘整治、脱贫攻坚工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东徐村也从一个各项工作落后的村发展成为全乡各项工作都排前列的榜样村。据悉,灌云县的345个行政村(社区)中已经有109个村(社区)配备了大学生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已经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帮助农民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新生力量。

  高度重视,为大学生“村官”干事铺好路

  近年来,灌云县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干部工作,2007年9月,灌云县制定出台了《大学生村干部培养工作三年规划》。为把规划落到实处,专门为大学生聘请了到村工作指导员,建立起县委组织部机关干部、乡镇领导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村党支部书记“4+1”的传帮带机制,对到村任职大学生帮学习、传技术、教方法、带工作,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同时,与扬州大学、江苏工业学院等院校共同打造大学生村干部“源头工程”,为大学生村干部聘请创业科技导师。目前全县109名大学生村干部已基本适应农村工作,大学生任职的村大多数都成了高等院校的成果转化基地、科技试验基地和学生见习实践基地。

  大学生村干部都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尽管拥有丰富的学识,但是在社会工作特别是农村工作方面的经验很少。为促进大学生村干部尽快融入农村,灌云县及时编印了以县乡概况、方言土语、乡风民俗、农业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灌云县大学生村干部乡土教材读本》,积极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村情村貌,缩短与群众的距离。近期,灌云县又制定《大学生村干部创业1123三年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一个乡镇一个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园,一名大学生村干部一个创业项目,全县建成20个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地、300个大学生村干部创业项目。

  激情洒向大地,大学生“村官”处处为民谋利

  为了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内生动力,灌云县在大学生村干部中适时开展了以“比创业实绩,争做加快发展的带头人;比学用科技,争做农民致富的领路人;比帮贫解难,争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为主要内容的“三比三争”实践竞赛活动,为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搭设舞台。

  2008年9月,灌云县召开了全县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推进会,要求全县大学生村干部“人人上项目,人人有项目”。结合近两年灌云县在农村重点发展设施栽培的实际,流转土地100多亩,建成5个县级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示范园,由相关乡镇完成大棚主体及水电、沟渠等配套设施建设,让大学生村干部积极投身设施栽培创业实践。下车乡前门村的李雨轩带头领办2个西红柿、1个甜瓜蔬菜大棚,在她的影响下,前门村设施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到 400亩,扬州大学农学博士还定期来该村进行技术指导。侍庄乡朱胥村大学生村干部张露阳承包两个日光温室,开展豆丹养殖,预计今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0多万元。陡沟乡创业示范园位于贺庄村,占地面积40亩,目前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15栋、弓棚2栋,11名大学生村干部参与种植芦蒿,预计2009年能产生经济效益约20万元。据统计,在全县新发展的10万亩设施栽培、2.1万花卉苗木中,大学生村干部领办105亩、协办的近600亩。与此同时,大学生村干部还积极参与招商选资,在穆圩乡朱桥村任职的苏南姑娘柯玺协助引进了票夹厂,既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政策激励,把大学生“村官”真正留在农村

  “在农村工作的一年多时间,我感到自己实现了从一名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农村的天地很宽,让我发挥的空间很大,我愿意长久留在这里。”陡沟乡许相村党总支书记陆叶坚定地说。一年多来,灌云县大学生村干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拥护。有11名大学生村干部获县委、政府嘉奖,还有1名大学生村干部被推选参加江苏省人事厅主办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巡回报告会”,讲述自己在基层岗位上的收获与喜悦以及对人生价值的全新感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表达了继续扎根基层的决心和信心。

  “不仅要让这些村官有事做,还要让他们发挥各自的才能,让他们安心在这里扎根。”灌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事局局长王成说。据悉,为了把这一批村官真正留在农村基层,灌云县采取了多种激励措施,在做好全员培训的同时选派大学生村干部参加县青干班、妇干班培训,制定出台大学生村干部短期实践锻炼暂行办法,根据每位大学生村干部的专业特长,安排他们到“一城一港四区”等经济建设一线进行短期实践,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对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村干部,安排专人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先后为15名大学生村干部协调小额贷款,组织16个批次农技专家到示范园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在培养大学生村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方面,采取任命一批、公选一批、储备一批的方式加快大学生村干部培养速度。对优秀大学生村干部进行重点培养,重点帮扶,做到成熟一个,使用一个。至目前,全县109名大学生村干部中有15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人主持村委会全面工作, 1名大学生村干部被推选为共青团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 2人当选为县政协委员,46人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