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选拔大学生村官招聘简章

来源: 作者:
图为喇叭沟门标志性风貌 图为喇叭沟门文化中心    基本情况 :喇叭沟门满族乡地处北京市的最北边,有首都北大门之称。乡政府所在地喇叭沟门村距市区150公里,北面、西面与河北省丰宁县接壤,东面与河北省滦平县相接,全乡总面积302平方公里,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一个乡。全乡15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7068口人,其中,满族村9个。满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43%。全乡有耕地1.2万亩,山场面积47万亩。有北京市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喇叭沟门自然生态保护区,总面积167平方公里,占全乡总面积55.3%,森林覆盖率高达78%,有“森林之乡”的美称。 喇叭沟门满族乡2001年确立了以“环境立乡、旅游带动、建京北绿色屏障”为目标的发展方向。我乡的旅游资源丰富,西北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集中连片,现以开发为旅游度假村,是怀柔区四个旅游景点之一。主要景点有白桦林、野猪林、6月冰川、百丈崖、七仙女浴盆、汤池温泉等。同时喇叭沟门满族乡有着深远的满族文化底蕴,建设了八旗文化广场、满族文化陈列馆、鹰手营公园、满族文化一条街等,以重塑满族风情,挖掘满族文化。 我乡克服各种困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发展思路,优化资源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兴建了35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并启动二期工程。并本着“稳定规模,适度发展,着重提高效益”的原则,使肉鸡养殖效益不断提升,种植业继续保持玉米制种和西洋参种植的规模,效益稳定增长。 喇叭沟门满族乡党委、乡政府希望通过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促进我乡各项事业的发展。       选拔对象:村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     选拔人数:11名     选拔条件:林学专业、计算机专业、中文专业、旅游专业、农学等相关专业,其他专业可酌情考虑。     各行政村简介       苗营村:村产业健全,环境优美,山清水秀,为市级民俗旅游村。多年来该村都极为重视环境建设,深知良好环境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不断美化绿化村容村貌,鼓励村民发展民俗旅游。2006年,我村完善七仙盆等景点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拆除鸡棚数座,既美化了环境,同时又为调整产业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村的板栗种植和玉米种植效益良好,建筑协会更是为村民增收致富发挥了良好作用。“支部加协会”成为该村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上台子村:位于111国道进入喇叭沟门界内的起点10公里处。全村98户,215口人。环境幽静,山清水秀,建有生态采摘园一处,上台子山场面积大、荒沟多,该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抓好林业生产,两年来在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栽植杨树135亩,为我村长远致富打下基础。我村借本地优势和国家的优惠政策,积极抓好生态管护工作,使2.5万亩的山场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并积极鼓励村民进行肉鸡养殖,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和奖励政策,大大提高了村民养殖肉鸡的积极性。       几年来,上台子村党支部村委会围绕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认真抓好“两个创新”工作。支委三人兼任村委和管委委员,围绕创建“五好”党支部,采取多种措施,狠抓班子自身建设,领导村级组织依法按律开展工作。村两委班子团结奋进,务实肯干,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和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我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次被评为先进文明村。       孙栅子村:本村是著名的市级民俗旅游村,喇叭沟门乡百里旅游环线上的龙头。全村共有237户,户籍人口640人,村域总面积55000亩。其中耕地1213亩,林地44750亩。孙栅子村紧靠喇叭沟门原始森林景区,经过多年的规范发展和对民俗户们的培训指导,旅游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从96年开发旅游到现在,形成了以生态旅游带动各项产业发展的好局面。目前已成功招商6家企业,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投资最大的红螺寺旅游开发集团,年收入达300万元。全村225户村民其中民俗接待户有57户,年收入最高可达6万元,最低的也有几千元。2004年我村被评为市级民俗接待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5.5万元。       近年来我村民俗接待水平在不断提高,收入也随之提高。结合旅游我村又发展了特色种植、养殖业,包括盆栽西洋参10亩,柴鸡、蛋鸭,带动村民50户,发展旅游配菜100亩,带动50户,年收入35万元;发展观光采摘园3处,共300亩,带动60户,年收入70万元。       除了孙栅子村,全村还有3个自然村,缸房沟、荒甸子、田营,这三个自然村居住分散,处于泥石流易发地区。今后几年将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全村旅游业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帽山村:有“北极村”之称的帽山村位于喇叭沟门满族乡最北端,也是怀柔区以及北京市的最北端。紧邻河北承德丰宁县,111国道穿村而过,交通极为便利。帽山村山场面积广大,境内群山竞秀,风景如画,并有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有着开发旅游的良好基础。近几年帽山村大力整合土地,改善土地质量,重点发展西洋参等产业。通过土地开发,进一步奠定了本村开发生态旅游的基础。到年底,已栽植生态林21.5万株,仁用杏3万株,平整条田500亩,土地复垦1500亩,农民人均直接增收2000元。       全村7个自然村,共123户,830口人,其中满族272人。是乡政府重点建设的文化村。村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极为重视文化事业发展,两年来下大力气加强村民文化阵地建设,先后投资兴建了图书室、棋牌室、老年洗浴室等公共设施,极大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本村村民也十分注重满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乡利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全力建设帽山满族文化村,以此带动全乡满族文艺活动的开展。       胡营村:胡营村落位于怀柔区喇叭沟门乡西北部,地处燕山山脉,汤河中上游,东邻111国道6公里,距乡政府12公里,距怀柔城区102公里,距北京市区15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全村170户,357口人,山场面积3.1万亩,耕地面积400亩。本村有党员32名,团员12名,村民收入以一产为主,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245元。胡营村属于中低山区,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1414.5米。胡营村位于长城以北,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的地带,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由于该村海拔相对较高,森林覆盖率较高,昼夜温差较大,夏季温凉湿润,是度假避暑的好地方。       近年来,胡营村结合本村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市、区、乡政府的农村政策,利用优势,发展特色,通过综合开发,发展林业富裕农民,实现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进一步增长,农村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003年经乡党委、政府协调上级部门,铺通了6公里柏油路,同时我村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全村有长期保洁员1人,水泥路通到各户门口,2005年修建公园一处。胡营村今后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自然风景区,实现晚秋黄梨、金莲华采摘观光园的建设。       四道穴村:紧邻111国道,全村175户,430口人。村域外面积42386亩,其中土地560亩,人均1.27亩土地,山场面积1.8万亩,林木覆盖率80%,是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村以新时期怀柔精神为指导、以推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全效服务农民为目的,确定了“环境立村,发展经济”的战略目标,坚持把环境建设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与大力发展旅游业、与富民工程有机结合,加大投入,全力打造“精品村”。经过2005、2006年两期的旧村改造工程,实现了村庄布局由分散向集中的转变,统一规划和建设新村,改善了村民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产业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道穴村地理位置优越,土地分布集中,土质良好,在乡政府和村两委的规划与努力下,率先发展起西洋参和肉鸡养殖两大产业,走出一条致富新路。同时还抓住乡村旅游的东风,内建的同时还开展外联,与北京八宝山农工商联合公司合作,建起了集旅游、观光、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燕北景山度假村"旅游项目。投资322万元,实施七项环境整治重点工程。之后又因地制宜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投资14.5万元补种植风景树1450棵,花木500多棵,绿化带450米。本村先后被市文明办评为市级精神文明达标村,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环境综合治理先进村。       西府营村:位于全乡区域发展上片的中心位置,紧靠111国道,交通便利。村内共有人口555人,209户,耕地面积980亩,产业基础雄厚,肉牛、肉鸡、肉鹅、西洋参、树莓等形成种养互补,齐头并进之势。       本村满族文化底蕴深厚,全村满族人口占40%,民风淳朴。优越的自然资源与人文特色,使该村具备了发展民俗旅游的雄厚基础。       经过05、06两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党支部积极筹划了和本村实际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方案,力争环境立村、产业富民、旅游兴民。以百泉度假村为依托,推动民俗旅游的兴起,并大力发展树莓产业,形成种植与旅游观光互动的树莓观光园,使村级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下河北村位于喇叭沟门满族乡西4公里处,现有89户,231口人,有耕地642亩。2006年实现农村经济收入196万元,纯收入47万元。全村有党员15人。其中51岁以上的老党员8人;占党员总数的53.3%。       本村自然条件较好,既有较丰富的山场资源1070公顷,又有320亩优质耕地,而且人口少,人均占有资源相对较多。2006年下河北村进行了新农村建设,11月份已全面完工。       东岔村:位于111国道进入喇叭沟门乡的起点,是全乡产业发展最健全的一个村,是北京市“十百千工程”试点村,也是怀柔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共有4个自然村,189户,520口人。2005年合并了四个自然村,改变了居住分散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经过2006年的二期工程,形成了现在的村庄格局。全村满族人口占30%,是全乡9个满族村之一。本村劳动力现有270人,约有100人在外打工,170人在村里从事农业和养殖业。全村面积24平方公里,山场面积1.4万亩,耕地面积1200亩。       东岔村自2003年以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形成以西洋参与肉鸡养殖两个产业为主的格局。后又结合本村实际,发展优势,发展特色,围绕“夯实三个基础”(生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做强“三大产业”(以西洋参为主的种植业,以千亩板栗为主的种植业,以肉鸡为主的养殖业),通过综合开发,产业富民,实现了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进一步增长,农村面貌极大改观,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村级道路建设、绿化美化环境立村、水利工程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上,都实现了新突破。 东岔村始终坚持把山区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基本要求。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全村的远期规划,确定了“三大产业、五大工程”的总体思路,即: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殖业、生态旅游业,农业工程、生态工程、加固改造水库工程、道路工程和旧村改造工程。       东岔村近几年正在大力宣传旅游资源,夹皮沟水库即将扩容,旅游开发的前景十分乐观。       中榆树店村:位于喇叭沟门乡后沟环线上,是通往原始森林景区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良好。全村人口143户,276人,居住集中,村庄干净整洁,社会形势稳定。肉牛养殖是该村的一大特色产业,西洋参种植和新兴的树莓种植也产生了良好效益。       中榆树店村今后经济发展框架:一是以种植西洋参为主导产业之一,以种养业作为强村富民战略抓紧抓好,以肉牛养殖为支柱产业,加快村民增收致富步伐;二是克服发展资金紧缺的困难,努力寻求各方支持资金,大力发展民俗接待产业。本村今后经济发展工作思路是:高标准规划经济,高效能创办经济,高速度发展经济,唱好为村民致富就业主旋律。       大甸子村:紧靠111国道,包括主村大甸子和自然村北甸子,254户,536人。本村人口居住集中,地理位置优越。耕地面积相对来说宽阔平整,在全乡率先发展了西洋参种植,引导村民早日走上致富路,2004年底又率先迈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开始种植树莓,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村两委班子团结拼搏,在稳定中积极寻求村级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为加强村民文化阵地建设,大力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各种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为以后文化活动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