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调查报道
志在田野乡村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具体操作中,大学生如何引得进,留得下?
□走向农村的学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乡村,他们能给农村带来什么?他们希望自己有一个怎样的前程?
“小徐行,顶事!”在大洼县桃园村村民眼中,从前的大学生、现在的村委会副主任徐敬辉(左)是他们的技术员、引路人、经纪人和信息员。 本报记者 宋 澍 摄
2月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被称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着力拓宽农村干部来源,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完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有媒体将其概括为,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学生村官一村一个”。
“到农村去,也许是个机会!”填完表格,彭鹏抬起头告诉记者。
2月5日刚上班,大洼县人才中心选拔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报名处,就挤满了彭鹏这样的大学毕业生。
“已经有近200人报名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大洼县选派大学生的指标是116名,报名日期截止到2月25日。
去年7月大学毕业后,彭鹏一直在为工作苦恼。虽然其间在一家小企业当了几个月的会计,但不稳定。春节过后,听说县里招大学生(到农村),她就赶紧来报名。
在我省,和彭鹏作出同样选择的大学生不在少数。2001年,我省全面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到2007年底,已经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
走向农村,怎样才能适应新角色?三年合同期满后,下一步路向何方?虽然刚来报名,彭鹏却有一肚子问题。
彭鹏之所想,正是本报记者调查的重点。
从“象牙塔”走向田间,要从小事干起
调查点:走出大学校门,来到田间地头,大学生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尽快进入角色。在适应岗位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经历怎样的考验?
采访记: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但杨志涛一直感觉“农村干部没啥事,很清闲”。直到成为盘山县古城子镇七台子村科技副主任后,他才发现这个想法与事实有很大出入。
接受采访时,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5年。他说:“村干部忙起来会不可开交,而且大部分都是看起来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必须干好,否则工作很难开展。”
“走入农村,大学生必须先过‘水土不服’这一关。”盘锦市人才服务局副局长韩志达说。
和杨志涛一样,2003年10月,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齐奇参加了盘锦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公开选拔,2004年初被选派到大洼县西安镇桑林子村任村党支部副书记。
最初,齐奇感到压力很大,大学期间担任过校学生会主席的他发现,过去的一些经验和办法在村里根本用不上,一切要从零开始。
“别太着急,脚踏实地,慢慢来。”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安慰下,齐奇决心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赢得村民认可”。
到村里不久,正好赶上发放粮食直补。齐奇和其他村干部一起,一家一户地进,一个一个地核对,起早贪黑地忙活,直到保证村里每一户都准确无误领到了直补款,他才松了一口气。这一忙,就是两个月;这一忙,齐奇熟悉了村民的情况。
“现在,工作并不比过去轻松,依然有很多琐碎的小事,但必须认认真真干。”齐奇说:“我的一举一动,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启示:到农村施展一番身手,迈出校门的大学生希望为农村干点大事。但是,农村的实际工作、繁琐的工作内容和他们的想象存在相当的差距,适应角色的第一步需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克服“水土不服”的症状,为以后“如鱼得水”夯实基础。
[1] [2] [3] 下一页
- 大连27日起招考35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6-27)
- “一村一名大学生”叫响盘锦 (2007-06-27)
- 1582人符合条件通过审核 大连59名研究生争当村官 (2007-07-15)
- 大连1639名大学生竞相当村官 (2007-07-21)
- “娃娃”妇女主任“大嫂”队长都服(图) (200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