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基层现在离不了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mengzhao…

2005年夏天,我市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上百名大学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奔赴乡村田野。两年过去了,他们带给农村什么样的改变?与此同时他们自身发生着怎样的改变?

  采访中记者看到,眼前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已褪去刚毕业时的稚嫩,成熟、自信、稳重在他们的言语中很自然地流露出来。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村(社区)事务中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与此同时,他们也给农村带去了潜移默化、不容小视的影响。

  服务型

  发挥特长 她出色表现获得认可

  “我平时的工作很琐碎,还真没有什么大事可以拿来说。”再一次见到黄荷时,这个年轻姑娘面对记者还是那副谦和的笑容。

  2003年,黄荷大学毕业进入联通公司工作,2006年,当她辞职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选拔时已经是一名成功的业务经理。说起现在身为社区副书记的感受,她说,“大多数时候感到的是被人需要的幸福”。

  在学校曾是文艺积极分子的黄荷,在成为公平街办惠民社区的社会事务助理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把社区的文娱生活搞得有声有色。

  “刚到社区的时候,我曾配合计生部门组织社区妇女免费进行‘三查’,居民们的不配合让我感到很苦恼。”逐步改善群众思想,提高群众素质的想法在黄荷心里悄然萌生。

  老年大学、文艺队……她看中文化艺术对人的熏陶,于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活动在惠民社区组织开展了起来。记者到惠民社区采访时,看到社区活动中心二楼的图书室坐满了前来翻阅书籍和看报纸的群众;形体室里,社区的文艺队也正在排练舞蹈。

  黄荷的出色表现赢得了社区群众及社区干部的高度评价,今年3月,经组织决定黄荷担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面对突如其来的决定,黄荷显得很坦然:“我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今后我还会继续努力。”

  如今,黄荷每天都很忙,社区组织、文秘、财务、宣传等都是她在负责。

  对话   

  记者:现在的工作跟过去在联通公司有什么不一样?

  黄荷:政府也是“服务行业”(笑),没什么大的不同。要说不同,那就是以前的工作只是工作,现在的工作是可以当成事业来做的。

  记者:到社区历练了一年时间,认为自己哪些方面有了提高?

  黄荷:我觉得自己大局观念更强了,政治敏感性也高了,在统筹协调方面能力有所提高。还有,就是和群众的感情更深了。

  记者:现在工作中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黄荷:(想了一下)我们稍微尽职一点、不怕麻烦一点,老百姓就可以少跑点路,就能得到多一点的方便。

  致富能手型

  拜师学艺 他租50亩地种蔬菜

  在“一村一名大学生”中,居然有租地种菜的!听到这个消息,记者来到了新都区新民镇的九堰村,见到了22岁的李兆才,他2006年7月毕业于温江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新都区“一村一名大学生”志愿者选拔,回到家乡新民镇九堰村担任村主任助理、村团支部书记。

  说起李兆才为啥会走上种菜这条路,不得不提到新民镇远近有名的种菜能手刘新春。李兆才就是在见他种植大棚蔬菜获得经济效益后,决定拜他为老师,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走上大棚蔬菜种植的道路。2006年9月,他主动向镇、村领导提出种植大棚蔬菜的想法,镇、村领导都积极支持他的工作,村两委干部更是主动调整了本村土地50亩租给了李兆才。之所以支持李兆才种菜,九堰村村两委班子认为,当前农村中缺少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实用人才,李兆才的“试验”,对于当地农民的生产模式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到目前为止,李兆才已出售了蔬菜三四批,经济效益达6万余元。但种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06年10月至2007年2月上旬,李兆才种植的大棚白菜,由于土壤根瘤菌病的原因,致使白菜大量死亡,经济损失达5000余元;今年7月种植的黄瓜,由于天气原因,雨水较多,加之排水不及时,导致黄瓜田大量积水,经济损失达3000余元。

  面对这些挫折,李兆才并不气馁。目前,他又开始种植番茄、豇豆、辣椒、莴苣、萝卜等蔬菜,其中番茄就直接带来经济效益2万余元。同时,李兆才还要学习种植刘新春的高科技产品——“三位一体”观赏性蔬菜,就是用茄子作粘木,将番茄、辣椒嫁接到茄子上面,形成三种蔬菜一棵苗生长的奇特景观。

  对话   

  记者:为什么第一次种菜就一口气租50亩地?

  李兆才:(笑)初生牛犊不怕虎嘛,一开始没有想很多,只想到规模化种植。

  记者:种了快一年的地,有什么感受?

  李兆才:辛苦。地里的活路虽然请了附近的村民帮工,但很多都得自己动手,比如搭大棚,就很辛苦。但是看到种的菜卖了钱还是高兴的。

  记者:为什么要种菜?

  李兆才:就是因为缺少带动,我们村子种菜的很少,农民没有其他门路,收入比较低。我就想试试看,在我们村能不能走出一条种菜致富的路子来。

  大学生助理受到村民称赞——

  “现在,感觉少了他们都不行”

  “这些大学生带来了知识和技术,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对我们村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了许多类似的来自基层的声音。

  两年时间,大学生助理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难怪很多支部书记对记者说:“是他们让我们真正实现了基层工作的规范化、电子化、效率化。现在,感觉少了他们都不行。”

  基层有了新鲜血液

  温江区人事局负责人说:“今天的温江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急需大量的人才。大学生队伍的加入,打破了基层人才结构老化问题,改善了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增强了村(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和活力,渐渐改变着影响农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处事方法。”

  为了使大学生能成为基层的新鲜血液,温江区为他们提供了组织平台。针对工作业绩尤其突出的助理,由组织人事部门推荐、培养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在今年六七月份的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中,温江区委组织部明确提出要有一定比例优秀大学生助理充实到村(社区)班子中。2007年7月22日,该区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结束,共有8名大学生助理进入两委班子,其中,2人担任村(社区)副书记。

  与此同时,温江区还积极为大学生助理提供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助理积极参与或领办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针对经济发展任务较重的村(社区),适当增派大学生助理,将其工作任务定位为参与或领办村(社区)集体经济项目,锻炼经营管理能力,真正让大学生助理参与到当地经济发展中心上来,逐渐成长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大学生能力提高

  “刚来到社区的时候,我很茫然,心里落差太大,觉得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和群众交流的困难,让我觉得很委屈。”黎霜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随着对工作的熟悉与深入,我发现,其实交流是相互的,只要你是用心为他们服务,他们自然能感受得到。”

  远程教育网点的充分利用、村(社区)集体经济项目的建设发展……大学生都参与其中。实践证明,基层是个能创业的舞台,村社会事务助理杨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一定要大城市才能做出事业,农村也有广阔天地。表面上看到农村是一块平凡的土地,其实里面经验、财富、事业,样样都有。”

  “在这半年中,我还完成了许多工作,从劳动保障到协助选举,再到计划生育,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农村工作有多么的不易。”服务于新都区新繁镇金龙社区的大学生阮军这样说。

  “我在镇、村学习了很多东西,社区干部和群众都承认我的工作,这是我比较自豪的一点。我还帮助村委会搞了一个集体公司,本来我以前就是搞销售的,现在有了更多的经验,也可以自己创业了。”一名村助理谈起今后的打算充满自信。

  大学生志愿者成热门岗位

  2007年8月10日上午,新都区举行的2007年高校毕业生双选会上,该区招募的159个“一村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岗位受到高校毕业生追捧,招聘现场前来报名的毕业生将展位围得水泄不通。据了解,这一情况在其他区(市)县也基本相同。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这一计划的开展,今年市委、市政府对“一村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给予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因此吸引了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参加社会实践,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