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大学生村官 你在乡村还好吗

来源:眉山日报 作者:叶晓川
在忍耐中成长

  “通过这三个月的锻炼,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与村民相处。”去年考上东坡区土地乡庆丰村的大学生村官马哲讲述了一件令自己非常难忘的经历。

  去年11月,马哲接受安排和乡镇干部一起到场镇治理市场秩序。来到一位婆婆占道经营的摊位前,马哲上前好言相劝:“婆婆,麻烦你把摊位挪一下嘛,你这样影响到了场镇交通。”谁知,听到马哲的话,摆摊的婆婆一顿劈头盖脸的脏话脱口而出,骂得马哲火往头上直冲:“从小到大,还没人敢这样骂我,要是换了在学校,我马上就要冲上去和对方大打一场。当时我第一感觉就是想回敬她两句,但是我突然想到现在我的身份是大学生村官,是来为村民服务而不是与村民起冲突的,如果我依着性子和她对骂,这个工作肯定没法开展了。”想到这里,马哲强忍着心头的怒火,保持着礼貌继续与婆婆交谈做工作,终于在乡镇干部的配合与帮助下,将占道经营的摊位挪到了街道以外。

  “其实,在这几个月工作当中我发现,大部分村民还是非常可爱和淳朴的,素质低下的村民毕竟只在少数,遇上他们时,我都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这些是我们在学校所学不到的。”

  村官评村官

  东坡区万胜乡众家村梁支书这样评价大学生村官:“邵航是今年考入我们村的大学生村官,也是我们村的第一位大学生村官。说实话,刚开始,对大学生村官这事接受不了,还有点轻视,光想着农村情况复杂,他们又是一群毛孩子,干不成啥事。后来邵航来到我们村后,我改变了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他们要人品有人品,要能力有能力,说服、教育能力特见成效,让我开了眼,对我们工作的开展帮助也非常大。我觉得自己随时有被取代的可能,但这是件好事。”

  东坡区土地乡党委副书记王辉说:“这段时间来,大学生村官为我们农村带来了一股新风,对传统观念、现任村‘两委’干部队伍形成了有益的冲击。农村要发展必须敢想,大学生村官去想了,就有改变现状、富裕乡村的冲动。这股新风的出现,有利于促进农村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王辉帮助马哲时说:“第一,要弘扬志愿者精神,做好吃苦奉献的思想准备。第二,要认真学习党的农村政策,尽快熟悉农村情况,从最受农民欢迎的具体事情做起,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第三,要把自己作为农民的一分子,虚心向农民学习,与农民交朋友,先当‘村民’后当‘村官’。”

  大学生村官也有困难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收入低、村里矛盾复杂、工作不好做是大学生村官提到的三项困难,而收入低则是大学生村官一致认为的主要困难。

  “对于在农村基层工作的人来讲,这些困难是早就存在的,老村干部对这有着深刻的体会,带着工资的大学生村干部在上岗前也该了解到的。工资待遇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动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毕竟,他们不是志愿者,而是已经参加工作、要养家糊口的人。”市人事局某负责人这样表示。

  不悔当初的选择

  记者通过数日来对一些区县、乡镇的大学生村官调查采访发现,这些大学生村官都有过就业的经历,他们之所以选择当村官,大多是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曾经的工作经历使他们作出一个选择:就业是最重要的。但是当他们接触了这个工作后才发现,原来当村官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糟糕,相反,这样的岗位更给了他们最大的锻炼。调查统计,八成大学生村官满意当初的选择,其中20%大学生村官愿意扎根农村,有近80%的大学生村官有向上谋求发展的考虑。当地也出台了对在基层工作优秀者,在未来选拔公务员时优先考虑的政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很多大学生村官热情如火,但是工作开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由于选聘大学生村官时并没有对专业的限制,因此不少考上大学生村官的大学生的本职工作与其大学所学专业脱离,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专业和学识在实际运用中的欠缺,只是拥有一个大学生的光环,对在农村工作欠缺心理上的准备和知识上的储备。在这部分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占40%。由于在专业知识结构上远离农业、缺乏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只是凭着一腔热情来工作,缺乏对工作的整体思路。

  去年考上洪雅县将军乡伏钟村大学生村官一职的陈勇说:“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沐浴着党的好政策的阳光,享受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果。所学到的知识丰富,眼界比任何一代人都开阔。用大人们的话说,我们就是‘长在蜜罐子里的一代’。然而,正因为在‘蜜罐子’里喝着糖水长大,我们的缺点和不足也十分明显。有的大学生眼睛只盯着高薪的待遇、高楼的环境、高管的地位,而对我们国家国情的认识有些模糊;有的还未走出“象牙塔”,就追求奢华生活、向往纸醉金迷;甚至有的连最起码的亲情、最简单的感恩都抛在了脑后……种种观念,使得他们的双脚离开了大地,他们的心灵也变得荒芜了。我国是个农业国家,农民占国民人数的大多数。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过程的推进,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在广袤的原野上兴起,随着大学生就业在激烈竞争中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到农村去’,既是时代的呼唤、农村的期盼,更是我们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选择。” (记者 叶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