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竞聘不易,胜任更难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正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活力。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现任大学生“村官”总数已达13万人以上。就在不久前,在江苏举行的一场大学生“村官”的招聘会上,前来应聘的大学生竟达到了5万人。

  ■应聘“村官”,竞争越发激烈

  今年4月底,来自全国612所高校的近5万名应届毕业生来到江苏报名参加“村官”选聘,今年,江苏计划选聘大学生“村官”的数量达到5010名,是去年的3倍多。与14年前江苏省第一批200名大学生“村官”的数量相比,更是增幅惊人。即便选聘的人数大幅增长,但相对5万大学生报名的情况来说竞争还是显得越发激烈。

  由于报名人数众多,素质都很高,为公平起见,组织部门今年不得不新增了笔试科目。经过初步筛选,3万多人取得笔试资格,而最终录取率只有1/6左右。选中的村官将被派往各个基层单位,主要承担村主任助理的工作。“(候选)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好,中共党员有1.7万多人,是我们选聘计划的3.5倍。”江苏省选聘办主任庄同保介绍说。

  ■竞聘“村官”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如此火爆的场面,与几年前大学生在毕业后大都愿意留在城市工作形成强烈反差。那么,如今这些学历高、素质好的大学生为何要争抢去农村工作的机会呢?

  一位应考“村官”的大学生的话可能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我在招聘会已经快1个月了,在不停地找,有这样一个机会其实对我来说也蛮重要的。”

  还有的大学生表示:找到比较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就好,而且农村现在的机遇也很多,国家也有政策方面的倾斜。

  而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贺俊英则认为:“以前各个学校也反复动员(大学生下基层),可能报名的人数还很少。不管怎么样,到农村去工作还是比较艰苦的,条件相对城市来说会比较差。但现在这么多同学选择竞聘‘村官’,我觉得这是一个理性思考的结果,也是对(就业)形势正确认识的一个选择。”

  ■融入村民生活,才能当好“村官”

  面对艰难的就业环境,转变就业观念到农村去争取一番创业的天地,成为许多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的开始。那么,有了工作热情,又该如何融入并适应农村的工作特点呢?

  2008年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吕泳霖,在面对巨大就业压力时毅然选择到浙江丽水西应村当了一名“村官”。谈到当时为何选择当“村官”,吕泳霖说:“我们当时是和本校博士生同一期毕业的,在他们面前,我们就跟炮灰一样,简历投出去石沉大海。‘村官’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选择,只是路不同而已。”

  2008年12月,在通过了笔试、面试等层层筛选之后,吕泳霖正式上任。然而,当他真正来到农村工作后,吕泳霖却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自己坐到‘村官’这个岗位上的时候,我发现‘村官’这个职业跟我以前想的有很大差别,现在的‘村官’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村民,和从前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吕泳霖透露,刚到村子里的那段时间,除了心理预期的差异外,如何能真正融入到当地百姓的生活中,让老百姓接受他,成为困扰吕泳霖的一个难题,“对我一个外乡人来说,村民对我不了解,他仅仅知道我是个‘村官’。他会把你‘村官’一个‘官’字,抬到一个高度,一个仰视的眼神望着你,不太便于接近。”

  在最初的半年时间里,吕泳霖一方面负责村里的日常村务,另一方面还经常到村民家里走访,积极帮助村民解决疑难问题。久而久之,村民们逐渐接受了吕泳霖。

  “我刚进村的时候,他们都叫我,‘村官’来了,‘村官’又来了啊。现在就直接叫我‘小吕’。比如‘小吕今天有什么事’,‘小吕今天哪里吃啊’。他们会这样问。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把我当成身边的人。”通过努力,吕泳霖为在西应村顺利工作打下了基础。如今,村里的大事小情,他已经都很了解了。

  谈到如今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尹庄村党支部书记吴洪水这样评价:“以前的大学生‘村官’工作不深入,来了报报到完了。但是现在大学生村干部到农村,还真是来帮助农村改变农村的村容村貌,来帮助老百姓发家致富的。”(应曲川、李安、刘兆权、陆欢、魏莘、赵冰、尚昆仑)据新华社音视频部《新华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