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无悔人生的选择 梦想寄托在希望的田野上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佚名
2006年,海东地区平安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等县,通过考试,招聘了一批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在这一年多时间里,这些大学生“村官”不仅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而且带去了新的思想和观念,活跃了农村的经济、文化生活,受到农民的好评。谈到未来,他们各个满怀信心,无悔于人生的选择。

  鲍永忠:繁忙在村头的宣传员

< --advertisement code begin-->< --advertisement code end-->

  从省会西宁来到贫穷的山沟里,刚刚走出象牙塔的鲍永忠,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村官”。回想起一年的经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2006年6月,鲍永忠通过考试选拔,成为民和县总堡乡总堡村的一名村干部。

  在他任职的一年时间里,让他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一位村民宁愿让女儿嫁人,也不愿把女儿送到技校去学习。看到女孩渴望读书的眼神,他心动了,多次跑到那位村民家,苦口婆心地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那位固执的父亲终于同意让女儿去上学了,那天,他激动地一夜没睡。

  钟红:为创建行业协会积极奔走

  木材加工和彩砖生产是平安县小峡镇石家营村的特色加工业,大学生村官钟红走马上任后,就为建立行业协会的事,积极奔走。她了解到,石家营村的木料生产加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的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这种分散的经营和销售,会导致少数经营户之间的不正当竞争,破坏市场秩序。因此,她提出了建立行业协会的建议,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石家营村的致富带头人李占庭很赞赏这个提议,他说:“这是为我们经营户着想的好事情,大家一致赞成。协会成立后,给我们经营户办了好多实事,解决了我们销售彩砖的后顾之忧。”

  饮水思源 回报家乡

  在彩虹的故乡也活跃着一群“村官”,他们大学毕业后没有留恋繁华的都市,而是积极投身于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当中。他们组建起村里的团组织、筹建了敬老院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并创办了自己的刊物——《土乡村官》。

  从进村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决心立足农村,一生奉献“三农”,无悔于自己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