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在基层 希望在农村—三名女大学生的故事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毕业生赴基层工作。在科教大省湖北,每年都有优秀大学生赴基层奉献青春、到农村挥洒激情。费宝莉、樊盛林、易凌云这三位女大学毕业生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她们的经历成为精彩在基层、希望在农村的最好注脚。
“资教生”费宝莉
资教生,是湖北利用财政资金支持鼓励大学毕业生赴农村基层学校任教的一项政策。自2004年实施以来,已有8798名本科毕业生到1300多所农村中小学任教。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费宝莉2007年毕业时选择了去鹤峰县最偏远的燕子乡朝阳小学当教师。如今她已成为全县最年轻、最受学生欢迎的小学校长。
朝阳小学在海拔近1600米的山上,学校连校门都没有,山中还有猛兽出没。费宝莉怕妈妈担心,隐瞒了这一切。不到半年时间,她学会了在盘旋的山路上开三轮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为的就是去每一个学生家家访。
山里的孩子不知道飞机是何物,费宝莉通过网络为孩子们募集到40多架飞机模型。她放假回家时,一个小男孩送给她一个画着眼睛的飞机模型说:“老师,山里路黑,我给飞机画上眼睛,你就不会迷路了。等我长大了,我要开真飞机,第一个就带你。”听着听着,费宝莉哭了。
“我生活在富裕的江汉平原,上学时用娇生惯养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我承认大学时期过得比较混沌,但现在我感觉生活目标非常明晰,总在想着孩子们。上次去县城,路过一个汽车修理店,找到几个废弃的轮胎,回学校做成几个秋千,孩子们可高兴了。”费宝莉说,“下一步,我想建个图书室,尽管比较难,但我会坚持去做。没有什么比资教更能使人快速成长了,我的努力能改变孩子们的生活。”
“大学生村官”樊盛林
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组织部门将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研究生樊盛林是湖北首批大学生村官中唯一的一名硕士村官。她说:“坦诚地讲,到农村,工作、生活肯定没有大城市条件好,但感觉舞台会更大,对人生规划来说有点像一次赌注!”
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泾河街永丰大队担任书记助理的樊盛林在工作中发现了商机。她说:“我在整理农家书屋时有收获,查看了一系列有关蔬菜果品的书籍资料后,认为在这里搞草莓种植有很多优势。”
多方筹措资金后,25亩草莓大棚建立了起来,小樊按照专业书和网络上的指导严格考察、选择草莓品种,还牵头成立了草莓种植协会,严格种植管理,不打农药、施有机肥。
去年12月第一批草莓结果了。樊盛林说:“之前我常会失眠,生怕搞砸了。看到第一片绿的时候,感觉就像一下见到阳光,心里美滋滋的,每天就盼着多结果实。”
如今小樊种植的草莓每亩纯收入达三千元。丰硕的果实也让参与种植协会的村民乐开了花。今年3月,樊盛林又领到湖北省支持村官创业的4万元扶持资金。她心中还有一个计划,要闯出一个草莓品牌,走规模化的路子,带动更多的农户致富。
“选调生”易凌云
选调生,是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干部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对象。
2008年,华中师大信息技术系毕业的研究生易凌云放弃了同学都羡慕的到江苏某重点大学当老师的合约,选择到基层当一名选调生。她认为,这不是脑袋一热的突发奇想。
大二那年,易凌云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活动。在三峡库区的秭归县陈家坝小学和孩子们相处的那两个月,让她深深地体验了做老师的快乐和辛苦。读研时,她又参加了研究生支教团,来到大别山区的英山县支教一年。两次的支教经历让她明白,幸福与外界的物质条件关系并不大,与心境和精神财富却息息相关。
来到武汉江汉区民族街办事处,易凌云每天面对的都是最基层的群众,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虽然每天都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打交道,但易凌云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虽然细微,但事事处处关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社会中很多问题都需要从基层解决。
“类似‘小巷总理’的角色并不好当。”易凌云说,“但基层工作真的很精彩,也很有成就感,我找到了我的价值所在,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 探访京郊大学生“村官”(上) (2007-08-18)
- 许福卿:扎根基层40年的“大学生村官” (2007-08-18)
- 两位大学生的村官生活 (2007-08-18)
- 徐州大学生:当村官,从学种地起步 (2007-08-18)
- 襄垣县侯堡镇西周村村官付双燕 (200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