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吴节丹:平凡小事温暖着村民的心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吴启昌 曲比阿牛

    “我家今年2亩多田的收成与去年差不多,这要感谢村支部书记吴节丹。如果插秧时不是她出面协调用水,秧苗都插不下去,哪还有好的收成。”11月2日,雷波县汶水镇小田村几个村民在田里一边劳动,一边摆龙门阵。吴节丹是2008年10月选聘到小田村任村党支部副书记,2010年12月村“两委”会换届,她被选为小田村村党支部书记,是该县惟一一名被选为村支书的大学生村官。

  其实,当村官的2年多时间里,吴节丹并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正是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平凡小事,温暖着村民的心。

  解决村民饮水问题

  2008年10月,吴节丹到小田村走马上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民们看到新来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只不过是一个黄毛丫头,心里不禁有些疑惑:她能为群众办成事吗?吴节丹首先逐一拜访村里的干部、党员,然后又一户不漏地到村民家中走访,了解村民们急需解决的困难和对本村发展的建议。“吴书记,村里其它5个组都解决了吃水问题,就我们六组没人管。”六组村民陈跃文把一碗浑浊的泥水,端到吴节丹面前。原来,小田村的一至五组相对集中,而六组因为相隔较远,所以饮水问题一直没有妥善解决。

  吴节丹立即向汶水镇党委书记赵作格汇报了情况,商量如何解决六组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并当即向村民们表示,将协调资金购买水管,在短时间内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六组组长陈跃荣说:“当时村民们都持怀疑态度,没想到吴书记与相关部门协调,把六组纳入临近莲花村正在进行的人畜饮水工程,村民们没花一分钱,仅3个多月时间,自来水就进了每家每户。”

  带动村民修便民桥

  小田村有一条牛王庙河沟,这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枯水季节沟里的水很小,村民和上学的孩子们不用脱鞋,踏着几块石头就能过河。但是,夏季一场暴雨过后,浑浊的泥沙夹杂着石头,牛王庙变成了“牛魔王”,村民们出不了村,孩子上不了学。

  在牛王庙河沟修桥是村民们多年来的愿望。吴节丹把修桥的事及时向镇领导反映,又和镇领导一起到县交通局申请支持,最终县交通局同意购买修桥的材料,帮助修桥。有了修桥的材料,但在投劳的问题上又遇到了困难。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出外打工了,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怎么办?

  “我们干部带头投工投劳。”吴节丹把干部党员组织起来,全部上了修桥工地。村干部的行动带动了村民,大家都纷纷投入到修桥中去。夏日炎炎、吴节丹带领大家头顶烈日、搬石头、背河沙、扎钢筋,加班加点地劳动,赶在雨季来临前,建起了村民们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便民桥,村民们都夸吴节丹能干。

  协调用水不误农时

  小田村坐落在大田村和战斗村中间,自身没有水源,插秧都是靠临近两个村的水。不缺水的年份,插秧都能按时完成。但是如果天干缺水,临近两个村就把水用完了,小田村只能望水兴叹。今年春耕时节,汶水镇遭遇干旱。“都快芒种了,麦子收了到处还是一片干田,明年的生活困难了。”村民们都抱怨。

  为了不耽误农时,吴节丹找到大田村和战斗村的村干部协调用水情况,及时安排春耕生产。“以前我们缺水,都是等到两个村不用了再用,吴书记真行,把两个邻村的水都协调过来了。”村民程长春说。为了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吴节丹带领村组干部不分昼夜地守水、放水。村民们看到村组干部为大家辛苦忙碌,也加紧犁田、插秧。村民之间、干部和村民之间异常团结,村民用微耕机犁田,也不管是谁家的田,一块接一块地耕,插秧的也是一块接一块地插,完全不分彼此。

  那段时间,小田村无论白天黑夜,微耕机在田里“唱”着动听的歌,男人背农家肥下田,妇女栽秧,虽然人人都很累,但个个脸上都挂着微笑。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全村850亩稻田全部赶在夏至前插完了秧苗。看到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村民们都夸起吴节丹:“没想到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这么能干!有小吴书记,小田村的 明 天 一 定 会 更 加 美好!”

  □吴启昌 曲比阿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