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际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基层党建

来源:中国人事报 作者:张一鸣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立足当地农村基层党建实际,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基层人力资源体系

  突出重点,提高领导班子整体执政能力。把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能力作为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把镇、村两级领导班子打造成为一支统领农村发展的坚强团队和一线领军人物。镇级班子重点在“考、配、储”三个字上做文章。在“考”字上,坚持运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责任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后选进领导班子;在“配”字上,坚持按照专业、知识、年龄等结构进行梯次配备。在“储”字上,坚持根据副科后备干部数据库的实际情况进行配套补充。村级班子重点念好“选、派、培”三字经。通过“两推一选”、“公推公选”,把“双强”型干部选为“当家人”;选派各机关、事业类后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锻炼;每年对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分类集中培训,大力实施“村官上大学”工程。

  立足长远,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学习状况调查研究,按照分层分类分期分批原则,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和方案。按照“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坚持以党校、农技校、党员远程教育网站等为主阵地,整合各种资源,科学设置不同特点的培训内容,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注重实效,提高人民群众发展经济水平。扎实推进新型农民培训项目“阳光工程”,坚持农科教相结合,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普及和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土专家”、“田秀才”的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挥专业户和示范户的“传帮带”作用,积极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兴办个体、私营企业,大力推进“人才+技术+基地+企业”的现代农业增收致富路。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提高基层党建整体水平

  固本强基,增强组织建设生机活力。加大村级组织阵地软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和环境,全面实现“有址办公、有钱办事、有人做事、有章理事”的目标。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突出特色、便于管理”的原则,积极创新推广“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和按产业链设置党组织的新路子,逐步实现组织设置灵活化、组织活动经常化和服务群众专业化,不断强化组织功能和政治功能。大力推广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积极探索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式,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知识结构,不断增强生机与活力。积极推进“分类管理”、“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制”等措施,切实为农村党员干部发挥聪明才智营造和谐氛围。

  建章立制,提升制度建设保障功能。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责任体系,完善党建联系点制度和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要重点完善以《村级管理工作规程》、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一事一议”为核心的管理、决策制度。建立完善《村级干部报酬管理办法》、《离任村干部享受养老生活补贴暂行办法》,健全基层干部报酬待遇保障机制。建立以工作计划制定情况、目标实施情况、任务落实情况为内容的定期督查和通报机制,形成从选人到议事、从决策到实施、从管理到监督环环相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体系。

  调整优化,促进经济建设良性循环。加强集体经济建设,是农村基层党建的物质基础。要根据当地农村结构调整实际,立足现有资源条件,制定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找准适合农村集体经济长远发展的新路子。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土地、厂房等资产以及经济实体等资源,大力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专业经济组织合作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在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给予扶持,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

  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营造良好基层党建工作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三种关系”,营造良好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环境。

  正确处理好党员无私奉献与维护合法权益的关系。坚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把党员的无私奉献与维护合法权益统一起来,既要强调党员干部应尽的义务,又注重维护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应有权益,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要积极筹措资金,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补贴,解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要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关注他们的成长,制定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要建立帮扶农村困难党员、慰问老党员等制度,使农村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充分激发他们献身党的事业的内在动力。

  积极理顺农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用统筹兼顾的方法理顺“两委”之间的关系,实现良性互动,形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要进一步对农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性质、地位、工作职责、相互关系、程序规范等做出更合理的规定;要健全完善村“两委”联系会议制度,大力推广实施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一事一议工作法”,有效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要严格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追究,不断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合理统筹好党的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要不断巩固和发展“三级联创”成果,切实把“两项建设”统一起来,实现有机融合。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用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来检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目标任务上,坚持以领导新农村建设更加得力、带头作用更加发挥、党建工作制度与村民自治制度更加紧密、农村生产更加发展、群众生活更加富裕作为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具体行动上,要体现在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农村党员干部处处起到带头作用,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推进。(作者系中共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