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基层群众代表受总理邀请走进中南海
2月12日,北京迎来了新年后的第一场春雨,传送着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气息。上午9时,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与13位邀请来的基层群众代表围坐在椭圆形桌旁,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
这13位代表,有种粮农民、养猪大户、技术工人、失岗返乡农民工、应届大学毕业生、社区民警、乡镇卫生院医生、小学教师、汽车司机等。他们都是第一次走进中南海,更是第一次与国家领导人如此近距离接触,心情既紧张又激动。
“你们应该是中南海的主人,来到这里就像到家一样。”温家宝一句家常式的招呼,让代表们紧张的表情开始放松。他看到每个人面前放着几页纸,接着说:“不要照稿子念,我要听你们讲心里话。赞扬的话不讲,省出时间多讲意见和建议。”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批农民工失岗返乡。23岁的古甲伟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原来在浙江宁波的一家电器厂从事手电筒装配,春节前厂子停产了,如今正在四川雅安老家参加驾驶培训,准备拿到驾照后再出来找工作。
“中央投资1万亿元搞灾后重建,你们灾区的农民工还可以就地打工。”总理鼓励他。
“盼望建立统一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我在浙江买了养老保险,如今转不出来,也没有退。盼望设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现在办事地点分散,农民工办证照要跑很多路、花好几天时间。盼望建立统一劳务培训机构。现在培训机构多,质量不高,有的培训在工作中用不上。”受到鼓励的古甲伟从自己身边事说起,唠家常似地道出了农民工的心里话。
听了古甲伟的三个“盼望”,温家宝沉思片刻说:“你的建议非常重要。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我们还在继续想办法。比如你提到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正在加紧制定。政府一定要帮助农民工度过眼前困难。”
600多万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是总理牵挂在心的大事情。
“清华大学学生从来不为就业操心。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家也开始担忧和不安。国家出台七条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后,同学们振奋起来了。”清华大学法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陈威涛向总理反映。
“七条措施,政府报告里讲了最重要的五条,每条都有政策保障。够用不够用,管用不管用?”总理问道。
“管大用了。”陈威涛兴奋地回答道,“比如科研项目吸收应届毕业生做科研助理这一条,既能解决就业问题,又能提高创新活力。”
“这是我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学座谈时大家提出来的,后来就作为政策定下来了。”
陈威涛向总理谈起,今年大学生参军入伍,当“村官”,从事特岗服务、城乡管理基层服务,国家实行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等政策,这会鼓励更多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到基层去、到一线去。
“我有一个学兄毕业后去河南上蔡县工作。他对我说,没想到基层发挥作用空间这么大。”陈威涛也表达了到农村基层工作的想法。
温家宝听了感慨道:我大学毕业时希望把所学地质专业用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要求到西藏工作。后来被学校留下来做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我还是要求到西北工作,在城市里怎么干地质呀!大学生要把找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
听了总理的话,陈威涛连连点头。他说:“请总理放心,我们一定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李云梅是四川汶川映秀镇灾区民政助理员。温家宝关切地向李云梅问道:灾区群众还有什么要求?李云梅动情地说,感谢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灾区群众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大灾之后群众希望能够有更多活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帮助灾区劳动力就业,我很激动,真是说到我们心里了。
“我们还有三个心愿。”李云梅接着说,“加快永久性住房建设,让灾区群众安居乐业。加快校舍建设,让在外面借读的孩子早日回家读书。加大财政投入,解除"三孤"人员后顾之忧。”
“你说的这三件事,我们一定要办到。”温家宝坚定地说。
温家宝对大家说,你们带来了基层的真实情况,对我们了解全局很有帮助。当前,我们应对金融危机正处在不进则退的爬坡阶段,必须紧紧依靠全体人民渡过难关。人民是信心的力量源泉,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法宝。我们有13亿伟大的人民,如果13亿人民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的成果就会增加许多;如果13亿人民都能为国分忧,我们的压力就会减轻许多;如果13亿人民都能团结奋斗,我们的力量就能强大很多。(据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 李源潮:以最坚决的态度同用人上不正之风进行战斗 (2008-08-23)
- 网民热议“同用人不正之风战斗”:落实才是硬道理 (2008-08-23)
- 取消"工商管理费"不仅惠泽个体户更惠及民族未来 (2008-08-23)
- 《瞭望》文章:中央注重干部全面成长 (2008-08-23)
- 浙江省杭州市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综述 (200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