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长效激励,破除大学生村官“跳板”困境

来源:张家界在线 作者:李瑞秋
   自产生以来,“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就备受关注。它的产生带着浓浓的期许、包容与引导意味,被冠之以这个头衔的大学生们,不仅保留着“知识分子”的光环,同时也享受着一段相对较长时间的社会适应期。然而,许多怀着梦想和激情而来的大学毕业生在“落地”的过程中,对这种介于“大学生”与“村官”二者之间的角色定位不准,一方面由于待遇低,外部约束少,干起了“打杂”“跑腿”的“临时工”,另一方面由于杂务缠身加之缺乏自我约束和再学习的动力,成了空有理论和学历,缺乏农村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尴尬群体。干起工作来往往被贴上“沉不下身子,放不下架子,甩不开膀子,迈不开步子”的标签,工作得不到领导、同事和村民的认可,久而久之,热血青年也模糊了梦想,冲淡了激情,开始另谋出路。于是,大学生村官的从业经历逐渐成为一块“跳板”。

  习总书记曾在一次与大学生“村官”代表的座谈会中强调,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然而,基层农村却面临留不住人才的困境。笔者认为,要破解大学生村官的“跳板”困境,建立和完善长效的激励机制是关键。

  一是建立健全正常增长的待遇提升机制。据了解,我省本次调标是继2011年以来再次调整大学生村干部补贴标准。补贴标准的提高,是顺应物价上涨趋势,让大学生村官安心立身致业。虽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但这一政策传递出的积极信号,不仅是对大学生村官是一种激励,也是对基层一线干部的一种鼓舞。

  二是建立健全务实有用的培训机制。笔者相信,对于有志投身农村事业的大学生来说,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高于归属需求的。来自于岗位的对口培训也是对大学生村官很好的激励,不仅要有传统的“传帮带”也要有系统的农业知识学习引导,还要鼓励其充分利用闲暇时间继续钻研,提升学力。

  三是建立健全畅通明朗的流动机制。聘期满后的出路问题,一直是大学生村官最为关注的。定向公招、换届选举进“村两委”、拓宽入企渠道...各地都在作着积极的探索。既有“上得去”又有“流的出”的有序流动机制,为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一份保障。

  破解大学生村官工作困境,就是要努力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让农村基层在不断发展中留住了有用人才,也让大学生村官在辛勤付出中实现了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