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村官在 山上刨5年 扎根荒山 “生态梦”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作者:
     12月18日,广元东部海拔1500多米的高寒山坳里,一栋红砖平房中鸡鸣声不断,一个年轻小伙提着玉米口袋给鸡添食,“在山上‘刨’了5年,坚持下去就有希望。”

他叫文杰,28岁,属于85后。“现在农村和过去不一样了,机会也很多。”文杰说,当村官6年了,他没有回到繁华的都市,没有选择进大企业、考公务员,留在农村创业,看中的就是广元城郊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和国家的惠农政策。

创业刚起步屡遭失败“四面楚歌”

在很多人看来,干上几年的村官,能为今后发展提供跳板,但文杰不这么想。2009年,会计专业毕业的他来到利州区大石镇快乐村,当起了村主任助理。

“一个偶然的机会,回城看到农家菜卖得很俏,就动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念头。”在寒气逼人的养鸡棚外,文杰回忆说,2010年底经过多次到临近市县考察,他在全家人都反对的情况下,与已有工作的大学同学和表叔商定了创业计划,花6万元在离大石场镇近百里、海拔1500余米的石笋村租下荒山400亩发展生态农业。

“当时上山的路不通,一切从零开始。”文杰说,他们三人东拼西借,加上5万元大学生创业贴息贷款,共筹集20万元,开始了分工合作。两年后,他们开挖的毛坯公路蜿蜒进了山林,满是荆棘的灌木林被夷为平地,临时住房也搭建起来。

2013年初,文杰试种了上百亩卷心菜。哪知当年7月,一场连续几天的大雨,把所有成熟的菜都泡得不成样子,眼瞅着一万多元的“成本”烂在地里。种菜失败后,他们又开始种桉树,并请来林业专家上山对土壤等进行了科学检测。10月,文杰三人又信心满怀地种上了3万株桉树苗。看着一片葱茏的树苗一天天长高,文杰心里喜滋滋。然而山上寒冬风大,气温骤然降至零下几度,桉树苗遭到灭顶之灾。

“当时看到枯黄一片,想死的心都有了哦。”文杰半开玩笑地说,3万多元的血汗钱又扔了,而且债台高筑,父母亲友仍然抱着不投一分钱的反对态度,简直是“四面楚歌”。

凡事勤琢磨致富之路“柳暗花明”

“你看,不喂任何添加剂,这些鸡可健壮了。”在文杰的养鸡场,百余只七彩山鸡游走在绿色网棚下,一些鸡正围着掉在半空中的卷心菜啄食。

天无绝人之路。文杰说,总结经验后,今年7月他们开始在山上养殖耐寒的七彩山鸡。山鸡好斗,常常相互“残杀”,死伤不少。为了稳住山鸡的性子,他尝试让山鸡听音乐,可是一听到音乐,所有山鸡都警觉地站到棚杆上“不思饮食”。咋办?文杰琢磨出个办法,把粮食和菜叶绑在一米多高的半空中,让鸡不断跳起来啄食,一来可分散它们的精力,让它们不再好斗;二来可增强它们的御寒和抗病能力。

“这样锻炼出来的鸡几乎不生病,给朋友们送了两只吃,都说肉质鲜香。”文杰高兴地盘算,眼下第一批鸡马上可以出售了,按120元一只的价格可卖1.2万元。第二批1000只鸡苗正在温室养着,估计半月后可放养露天棚里。

在养山鸡的同时,文杰通过上网查资料、请农技专家指导,试种了10亩不施化肥的魔芋。目前魔芋也喜获丰收。“一斤魔芋种子可产8斤魔芋,按3元/斤卖,利润不小。”文杰算了算账,明年可扩种80亩魔芋,存栏跑山鸡2万只,年底不但可以收回陆续投入的50万元成本,还可小赚一笔。

“要是明年赶上好政策,进山的500多米公路能硬化就更好了,那时400亩荒地全部利用,可带动50多个村民就近务工,共同致富。”指着房前“广元市三生农林技术有限公司”的牌子,文杰信心满满地说,他要将创业梦进行到底,在这片荒山中种出更多的生态农产品,实现一个村官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