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跳:11位大学生村官流转500亩土地 致富
———杨勇和11位大学生村官流转500多亩土地进行农业开发的故事
“站在路边放眼看,这片农田都是我们科创园的。”30岁的溧阳市大学生村官、科创农业园负责人杨勇日前自豪地对记者说。
由杨勇牵头,11位大学生村官加入建立的科创农业园,如今已被命名为“溧阳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是常州地区面积最大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获评“常州青年创业项目大赛特等奖”“常州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先进园区”。
杨勇从小生长在农村,从高考选择了西北农大,到毕业后考取村官,对土地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自2007年7月担任溧城镇湾里村主任助理以来,他工作吃住都在农村。2011年初,杨勇到邻近的八字桥村参观,发现该村是溧阳“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距市区仅4公里路程。得知溧城镇要在该村开发万亩良田,建立现代化农业示范园,他渐渐萌生了在这里开辟大学生村官科创农业园的念头。
然而,他的创业富民之梦面临三大困难:缺资金,缺人手,缺技术。为了筹集启动资金,杨勇动起了父母为他购置的婚房的主意:卖房筹钱。在父母看来,儿子好不容易读了大学跳出“农门”,回来后还是选择种地当农民,还要卖掉婚房,难道脑子进了水?最终,熬不过杨勇的软磨硬泡,父母终于松了口。
卖房所得的80万元,由此成了科创园的初始资金。有了这笔资金,杨勇联络11位和他一样想致力于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很快,形成抱团创业共识。这样,他们一起又筹到了260多万元资金,遂向当地村委流转了500余亩土地。
有了启动资金与团队,他们制订了科创园三期开发计划:一期建110亩大棚基地;二期350亩水蜜桃、油桃,40亩有机水稻;三期20亩黄秋葵,10多亩鱼塘。三期开发总投资1000万元。
科创园成功的支撑点是技术。为此,他们外聘了2名技术员负责相关技术管理,同时分头赴就读的西北农大、常州大学等高校寻求技术结对,终于赢得了技术帮助。
如今,投入25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建成的81个单体钢管大棚被8户村民租种,他们通过统一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服务,每天有1000斤左右的时鲜蔬菜从园区运往城区,丰富着市民的菜篮子。2013年,平均每个大棚村民获利1万余元,实现了园区、农民双赢目标。二期350亩的水蜜桃、油桃也进入盛产期,预计今年产量将达500吨,成为科创园新的经济增长点。而40亩水稻加工成的有机大米,经过他们的网络营销,以高价被上海、南京等客商订购一空。去年,三期种植的黄秋葵在成为菜场新宠后,他们还开发出了黄秋葵籽油、花茶、干果等系列产品,而黄秋葵籽油已经上淘宝网销售,前景看好。
杨勇告诉记者,科创园尽管目前还面临许多困难,但他们充满信心,下一步要将蔬菜进行有机认证,销往蔬菜配送店;将水果外销浙江、上海等大型批发市场,实行订单式批量销售;把园区建成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魅力庄园,打造农旅相结合的高效发展新模式。
在这些创业人员中,杨勇与桂娟成为志同道合的一对。小伙子们调侃说,是科创园让他俩收获了创业,收获了爱情。
- 中国尝试从基层选拔优秀"村官" 进入公务员系统 (2009-08-03)
- 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回信勉励苏州大学学子村官调研 (2009-08-03)
- 全国基层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各具特色 (2009-11-24)
- 全国人大常委会 大学生村官将名正言顺 (2009-12-28)
- 2010新年开启,基层组织部长都在想什么 (20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