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大学生卖猪肉”曾是导游称带团很辛苦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张萌
  人物名片
 
  陈闻骁,1990年出生,毕业于海南三亚学院。作为90后的他,在几次择业后,选择了做“猪肉倌”,卖起了猪肉。他说,只要踏实勤奋,无论哪份职业都能闯出一片天空。
 
  人物故事
 
  早晨6时,多数年轻人还在睡梦中,陈闻骁却已经来到猪肉铺做生意了。陈闻骁的猪肉铺在乍浦海鲜农贸市场,农贸市场周边聚集了多个居民区,市场的生意还不错。
 
  打开店门,陈闻骁熟练地做着准备工作。“来一公斤筒骨”、“来一只猪脚”、“给我称半公斤瘦肉”……早上7时,陈闻骁的猪肉铺迎来了小高峰,三三两两的“马大嫂”开始购买新鲜的食材。
 
  在此过程中,陈闻骁并不负责店里切肉称肉的事,这些主要交给店里的老师傅来操作。陈闻骁说,一般下午生意要少些,他会利用空闲时间跟老师傅学切猪肉。“估计再过一段时间,我也能出师了,这样老师傅不在的时候,我也能切肉了。”陈闻骁说。
 
  “现在一天大概能卖掉一头猪,年底的时候,很多人加工香肠,我们店带辅料加工生意还不错。”对于自己的猪肉生意,陈闻骁显得信心十足。
 
  “当时我们很奇怪,年纪轻轻的怎么跑来卖猪肉,现在看来他是个踏实的小伙子。”隔壁店主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陈闻骁说,他是海南三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刚毕业的时候一直留在海南做导游。
 
  “其实,比起现在这份工作,导游工作也很辛苦。”陈闻骁说,看似风光的导游,由于带团的需要,经常凌晨就要起床,吃饭也不定时。后来新《旅游法》颁布后,对导游限制比较多,陈闻骁就回到了家乡。
 
  刚回家时,陈闻骁选择了报考大学生村官,为了准备考试,他也是全身心复习。“当时结果出来后,没有考上,我还为此消沉了一段时间。”陈闻骁说,后来,在家人的建议下,他准备自己创业。
 
  多数年轻人创业,都选择了售卖一些较为时尚的产品,然而他却选择了卖猪肉。陈闻骁说,卖猪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自己的父母也在这个市场做粮油批发生意,经过多年的经营,生意还不错。另外,父亲以前也养过猪,父亲给的建议是成本小、风险不大。
 
  “我发现这里的猪肉基本没有什么知名的品牌,之前在上海找朋友玩的时候,发现嘉兴本地品牌膳博士比较火,决定加盟这个品牌。”陈闻骁说,“我还专门到嘉兴的几个门店去看,问那里的师傅,觉得这个品牌还是有市场的。”
 
  就这样,陈闻骁的猪肉铺起步了,虽然第一个月刚够开支,但是第二个月店铺生意开始有了起色。“这里周围的上海人比较多,应该能做好的。”陈闻骁说,他现在的主要精力就是希望自己的猪肉能卖给一些企事业单位,今后也会拓展网络销售渠道,为附近居民送货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