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路上的“糟心事儿”
来源:长江网
作者:王昔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以加强创业培训、简化创业场所登记手续等五个举措支持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打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新华网6月10日)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突然想到了几年前还是大学生村官的自己,那个时候,考公务员、事业人员是大学生村官中的主流,自主创业只是纸上谈兵,说的多、做得少。身边也有创业意向的村官同事,在经过一番“折腾”后,最终还是放弃了。当然了,成功者还是有,但终究只是凤毛麟角,在大学生村官这支大军中,绝大部分人还是将自己的前程寄希望于公务员和事业人员的考试上。几年过去了,这种情况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国家的优惠政策、地方的扶持帮助产生的作用没有预期的那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村官创业之路如此崎岖?
自身的创业技能欠缺是一大主观问题。绝大部分村官学习的专业都是非农业的,而职业的限制,让他们的创业项目几乎只能与农业相关,与高涨的创业热情相比,浅薄的创业知识束缚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刚踏入社会,不管是社会阅历还是社会经验都相对困乏,缺乏实践经历、管理经验和心理准备,在创业时肯定会无从下手,创业成功率必然不高。这就要求我们的组织人事部门加强培训的针对性,一要重点培训农村实用创业技术,邀请农业专家根据当地农业的发展实际,详细讲解各类种养殖业的知识,为村官创业搞好知识储备。二要向大学生村官推介创业项目。要围绕他们任职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建立创业项目信息库,并为有创业意向的村官推介项目,避免因社会经验缺乏而导致创业项目选择失误。三要培养村官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业团队管理与运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相对的轻松自如。
创业时间不充足是一大客观原因。我们的大学生村官基本都在乡镇一级任职,真正下村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乡镇繁琐的工作会占据他们几乎所有的工作时间,很难再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业。我们的组织人事部门要健全相关的服务体系,加大对村官创业的支持力度,保障他们的创业时间,引导他们正确的处理好创业与履职之间的关系。
缺少跟踪服务也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因素。许多地方的组织人事部门,他们仅仅是把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头”开好了,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极少过问和帮助,这就导致村官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创业就此“夭折”。我们的相关部门应对创业的大学生实行跟踪服务,及时掌握创业的动态,收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帮助解决,给创业者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延伸阅读:
- 中国尝试从基层选拔优秀"村官" 进入公务员系统 (2009-08-03)
- 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回信勉励苏州大学学子村官调研 (2009-08-03)
- 全国基层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各具特色 (2009-11-24)
- 全国人大常委会 大学生村官将名正言顺 (2009-12-28)
- 2010新年开启,基层组织部长都在想什么 (2010-01-06)
频道总排行